重阳

战尽今秋见太平,西风多作北风声。

不吹乌帽吹毡帽,篱下黄花笑不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历经这个秋天的战斗后终于看到了和平
西风吹过,听起来像是北风,声音凄凉

注释

战:经历战斗。
尽:完,全部。
今秋:今年秋天。
见:看见。
太平:和平。
西风:秋季的西风。
多:常常。
作:当作。
北风声:北方风的声音。
不吹:不吹动。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官员或士绅常戴。
吹毡帽:吹动毡帽,可能指寒风吹过。
毡帽:羊毛或兽毛制成的帽子,保暖性好。
篱下:篱笆下,乡村常见景象。
黄花:菊花,秋季盛开。
笑不成:无法笑出声,形容心情沉重。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重阳》,作者是宋代的释德丰。诗中描绘了秋季战事结束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战尽今秋见太平"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乱结束,社会安定的欣慰之情。接下来的"西风多作北风声",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变迁,暗示了北风代替了西风,寓意权力转移或季节更替。

"不吹乌帽吹毡帽",这里的"乌帽"和"毡帽"可能象征着不同阶层的人们,乌帽可能代表官绅,而毡帽则可能指百姓。诗人通过风的转变,暗示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暗示和平的到来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得以安宁。最后一句"篱下黄花笑不成",以黄花的欢笑反衬出战乱时人们的愁苦,如今在太平盛世,连篱笆下的菊花也仿佛含笑绽放,寓意万物复苏,生活充满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战后和平的景象,寓言于景,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

释德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浯溪图

夷途勿抛控,抛控马多失。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

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

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

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

巉绝半岩间,髣髴见鸟迹。

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

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

向来文武才,坐筹或操笔。

种种皆可称,俯仰重叹息。

愿君宝此图,置之丹粉壁。

昔人如可作,想像壮胸臆。

形式: 古风

叠石庵

叠石峰之颠,下瞰杨梅涧。

平地数亩馀,水石光灿烂。

形式: 五言绝句

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声。

夜半吹灯方就枕,忽然这里已天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

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