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
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注释

府:幕府。
古代将军的府署。
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井梧:梧桐。
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梧:一作“桐”。
炬:一作“烛”。
“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
永夜:整夜。
自语:自言自语。
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
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
关塞:边关;边塞。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伶俜:流离失所。
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强移:勉强移就。
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凄凉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官署中独自度过一个秋夜。"清秋幕府井梧寒"一句,以冷冽的秋风和官署中的井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独宿江城蜡炬残"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以及时间的流逝。蜡烛快要燃尽,夜晚的寂静被点亮,但这种光明也是短暂的,增加了一份无常和悲凉。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听到了军营中的号角声,而这些声音似乎也带着悲伤,让诗人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起来。这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心绪和对现实的无奈。

"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句,虽然夜空中挂着美丽的明月,但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情下,这份美景似乎也只能是孤独地被诗人欣赏,而无法与他人共享。

接下来几句"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则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道路的困顿。"风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音书绝"则显示出与外界联系的断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则是对前途的迷茫和艰辛的写照。

最后,诗人虽然"已忍伶俜十年事",即已经默默承受了十年的辛酸,但还是强迫自己去寻找一份片刻的安稳。这里所谓的一枝,是指找到一种精神上的栖息之地,即便是在困境中也要坚持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孤独、无奈与坚韧。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宿昔

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

花娇迎杂树,龙喜出平池。

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

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赞公房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邛州崔录事

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

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

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

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