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歌声舞影散春霞,月殉香魂几落花。
休恨天家无分到,汉妃青冢落胡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消逝、月夜哀伤的画面。"歌声舞影散春霞"写出了歌舞升平的景象在春光中逐渐消散,如同云霞般短暂而绚丽。"月殉香魂几落花"则转而描绘了月色下,女子的香魂仿佛随着落花飘散,暗示了真娘(诗中的女子)的离世,月光与落花共同渲染出凄美的氛围。
"休恨天家无分到"表达了对真娘未能得到皇家恩宠的惋惜,"天家"指皇家,"无分到"意味着她未能得到应有的眷顾。最后一句"汉妃青冢落胡沙"借用了王昭君的典故,将真娘比作远嫁异域的汉家公主,她的墓地最终落在了荒凉的胡地沙漠之中,象征着她的命运悲凉和身世飘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真娘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历史命运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镌石奇功席卷来,眼中沧海一琼杯。
神山只在灵鳌背,徐福楼船不见回。
远望车尘汗雨流,自知覆水已难收。
为君富贵妾羞死,富贵如君不自羞。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
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晴峰无数蘸清流,窈窕寒生六月秋。
百鍊不须欧冶剑,沼吴人在采莲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