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浊尽尘难掩,光分逐露圆。
香清得桂子,珠莹坠花钿。
这首诗描绘了宝月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首句“浊尽尘难掩”描绘了宝月观所在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即使外界的污浊也无法掩盖其清净之气。接着,“光分逐露圆”一句,通过露珠映照出的光芒,形象地表现了宝月观在清晨或夜晚时分,光线与露珠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
“香清得桂子”进一步点明了宝月观的环境不仅视觉上令人赏心悦目,更充满了清雅的香气,仿佛能闻到桂花的芬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珠莹坠花钿”则以珍珠般的光泽比喻花朵,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闪耀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宝月观中珍稀美好的自然景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宝月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槐前竹后午阴繁,壶岭华胥屡往还。
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閒。
万籁寒空响,群山隐映开。
迟迟暮钟里,且唤竹舆来。
万槊森然老更成,要将馀韵斗僧清。
道傍谁识凌云操,只有诗人著眼明。
山聚诗增思,洋宽墨有池。
紫金化夕境,岚翠发朝曦。
兜率当铜槛,蓬壶对蕙帷。
平生会心趣,归计岂应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