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景,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和对欢乐时光的珍视。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这两句写出了初春时节,东城的一片生机与活力,湖面上的微波如同绸缎般轻柔地涌动,好像在欢迎远方的客人。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色的柳树在细雨或薄雾中透露出淡淡的寒意,而红色的杏花则在枝头上显露出勃发的生机和春天的活力。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乐趣难得的感慨,以及愿意用千金换取一瞬间的欢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举杯邀友共饮,以此来享受夕阳的美丽和在花前停留片刻以延长这美好时光的愿望。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以及珍惜每一个欢乐瞬间的情怀。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
天气骤生轻暖,衬沈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
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绣幕茫茫罗帐卷。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
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
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
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