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白杏花

许为寒梅作后身。却怜眉靥尚含颦。

依依别是一般春。

梦雨飘时如有恨,颓阳抹处了无痕。

酡颜羞煞玉楼人。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沙·白杏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孙桐所作,通过对白杏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情感投射。

首句“许为寒梅作后身”,以寒梅作为对比,暗示白杏花虽在冬末春初开放,但其品质与寒梅相似,同样坚韧不屈,展现出一种高洁的气质。接着,“却怜眉靥尚含颦”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白杏花的花瓣比作女子的眉眼,含着愁容,赋予花朵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依依别是一般春”则进一步强调了白杏花不同于其他春天花卉的独特魅力,它在春日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接下来,“梦雨飘时如有恨,颓阳抹处了无痕”两句,通过想象中的雨滴和夕阳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白杏花在自然界中的短暂与易逝,以及诗人对其美好而短暂存在的感慨。

最后,“酡颜羞煞玉楼人”一句,以“玉楼人”比喻那些生活在繁华世界中的人们,通过“酡颜”(脸红)这一形象,表达了白杏花的美丽让“玉楼人”为之羞愧,突出了白杏花的高雅与纯洁,以及它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白杏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美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偶过社园,花事垂尽,再和枝巢

任遮断、漫天飞絮。暗淡韶光,落红庭户。

雨横风狂,燕悽莺怨又多许。

花幡料理,还欲傍、危栏树。

剩得几分春,偏对著、茫茫长此。薄暮。

看斜阳花外,历乱倦蜂无数。

繁华换了,怎佳节、绿阴轻付。听桥上、隐隐鹃声。

问来日、芳丛谁主。但照眼荼蘼,离思牵萦金缕。

形式:

鹧鸪天.黄公渚匑厂乙稿题辞

唱遍潇潇暮雨词。吴宫花草不堪思。

怀湘屈贾同千古,入洛机云又一时。

工感慨,耐禁持。看看风水皱春池。

千桑万海人间世,同向天涯话鬓丝。

形式:

小重山令.黄君坦天风海涛楼图。楼在青岛,为先德避地栖隐所筑

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形式:

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

秋士从来易感秋。美人迟暮日,亦相侔。

萧条天壤任悠悠。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影梅庵畔语,漫寻搜。

卅年桑海在心头。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