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绣湾

行人犹是说西施,歌舞当年刺绣迟。

香骨只今何处所,云迷荒草晓风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学绣湾》由清代诗人黄德贞创作,通过对西施的追忆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女子技艺与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行人犹是说西施”,开篇即以西施这一历史人物作为引子,引发人们对古代美女及其故事的遐想。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美貌与才艺广为流传,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此句通过“犹是说”三字,强调了西施的故事在后人心中依然鲜活,其影响力经久不衰。

次句“歌舞当年刺绣迟”,将西施的歌舞与刺绣技艺联系起来,暗示了她不仅容貌出众,技艺也十分高超。这里的“迟”字,或许暗含着西施在享受生活之乐的同时,也不忘提升自我,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这不仅是对西施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古代女性多才多艺形象的一种描绘。

后两句“香骨只今何处所,云迷荒草晓风吹”,则转向对西施命运的感慨。通过“香骨”一词,诗人将西施的肉体与精神之美凝结在一起,表达了对这位古代佳人的深切怀念。然而,“只今何处所”四字,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暗示西施最终的命运已不可知,她的故事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模糊。最后,“云迷荒草晓风吹”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云雾缭绕,荒草丛生,清晨的微风轻轻吹拂,既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学绣湾》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才华,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12)

黄德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读效颦集

篝火暗石壁,披衿启寒牖。

一读一叫绝,满纸堕星斗。

何来覆瓿物,呵咤百灵走。

每尔出一义,曾未古今剖。

或粲如秋花,亭亭露光厚。

含情未得采,寒鲜忽脱手。

或皎如春泉,泠泠应冈阜。

回风荡微澜,能使饮者寿。

或奇如人面,百变不穷有。

嬉怒生反掌,恒情鲜定守。

或淡如轻容,弱体不胜负。

尘香夜初煖,颙颙絮小妇。

七步与八叉,知君未肯后。

如君古所稀,且饮杯中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秋海棠

力薄违春夏,花闲草露中。

有谁怜夜雨,无奈泣寒虫。

冷骨先庭晚,秋魂满地红。

自知根蒂弱,不敢怨飘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金陵

虎抱龙关气未消,钟陵葱郁正干霄。

秋风铁骑悲三国,夜雨歌魂怨六朝。

燕子矶边云自起,鸡笼山畔鸟空谣。

隔江玉树声何杳,惟有沙头晚落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雁字

吊月书空气自豪,墨池颖出似寒涛。

至文传处原无本,好字书成不在毫。

岂逐渚禽栖断岸,每随飞雪过衡皋。

江南粱稻村村有,何事年年往复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