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雁字》由明代诗人徐范所作,通过描绘雁群的迁徙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首联“吊月书空气自豪,墨池颖出似寒涛”,以“吊月”开篇,借月之吊挂,营造一种孤高自许的氛围。接着以“墨池颖出似寒涛”描绘出一幅墨池中笔尖如寒涛涌动的画面,既表现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与力量,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
颔联“至文传处原无本,好字书成不在毫”,转而探讨文学创作的本质。认为真正的佳作并非源自固定的模式或技巧,而是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和独特视角。这里强调了原创性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
颈联“岂逐渚禽栖断岸,每随飞雪过衡皋”,通过雁群不随其他水鸟栖息断岸,而是随着飞雪穿越山岭的场景,象征着诗人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精神,不为世俗所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江南粱稻村村有,何事年年往复劳”,以江南的田园风光作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劳作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为何年复一年地劳作,是否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反映了对生活本质的追问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