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龙涎香

双心小萼。瑞炉慢炷轻烟初著。清香已透红绡幄。

底事多情,玉笋更轻掠。鬓云侧畔□眉角。

妆成曾印铅华薄。几回殢酒襟怀恶。

莺舌偷传,低语教人嚼。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闺中佳人独自沉醉的画面。开篇“双心小萼”与“瑞炉慢炷轻烟初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室内氛围,香气从炉中缓缓升腾,渲染出主人公享受独处时光的意境。

接着,“清香已透红绡幄”则描写了香气已经弥漫至室内的帐幕之中,增添了一份温暖而细腻的感觉。这里的“红绡幄”不仅是实景的描绘,也象征着主人公的心境——温柔、细腻且富有情感。

“底事多情,玉笋更轻掠”,诗人通过对香炉形状的精致描述,反映出主人公心中的多愁善感。玉笋轻掠,这里既指香料的添加,也象征着主人公的情感触动。

“鬓云侧畔□眉角”中,"鬓云"描绘了佳人头发的柔美,而"侧畔"则暗示了一种娇媚与羞涩。"□眉角"因字迹不清,不得而知,但此处通常描述的是眉宇间的情意或是画眉的精致。

“妆成曾印铅华薄”一句,则表明了主人公化妆之后,面容之美如同轻薄的铅华,这里的“铅华”既指化妆后的光泽,也隐喻着一种脆弱与易逝。

诗中后半部分,“几回殢酒襟怀恶。莺舌偷传,低语教人嚼”,则转向了主人公饮酒的行为,以及通过莺鸟之口传递的情意。这一段文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透露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寂寞中寻求慰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醉蓬莱(其二)

正才过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时候。

月皎风高,渐凉生襟袖。

灏气澄凝,是谁清白,应此□□秀。

味洗膏粱,才侔沈谢,三朝勋旧。

好是新来,日临连帅,化格黔黎,政归仁厚。

早祷群祠,有雨随车骤。

愿与寰区,共资膏泽,岁岁称眉寿。

孝感灵泉,涓涓不绝,斟为醇酎。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醉蓬莱(其一)

见恩荣故里。□著贤关,特然超诣。

满腹诗书,洗膏粱馀味。

羞挽乌号,换将蓝绶,向广庭亲试。

磊落胸襟,雍容人物,于今谁比。

争许才猷,合跻严禁,行看横飞,少将清议。

喜对生朝,且陶陶欢醉。

太华莲开,海山桃熟,况是当佳致。

满引瑶觞,相期眉寿,君家重耳。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醉蓬莱(其三)

见禾山凝秀,禾水澄清,地灵境胜。

天与珍奇,产凌霄峰顶。

嫩叶森枪,轻尘飞雪,冠中州双井。

绝品家藏,武陵有客,清奇相称。

坐列群贤,手呈三昧,云逐瓯圆,乳随汤迸。

珍重殷勤,念文园多病。

毛孔生香,舌根回味,助苦吟幽兴。

两腋风生,从教飞到,蓬莱仙境。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鹧鸪天(其三)

不学真空不学仙。不居廛市不居山。

时沽鲁酒供诗兴,莫管吴霜点鬓斑。

只么去,几时还。岂知魂梦□□间。

凭君休作千年调,到处惟□一味闲。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