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新秋

雨过回塘波细涌。水精帘外残霓控。

半亸犀簪眉懒纵。谁惊梦。猧儿撼起金铃动。

病着轻绡还道重。藕丝倦雪银盘冻。

七夕又来谁与共。心怕恐。柳梢新月窥西弄。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渔家傲·新秋》描绘了新秋时节雨后池塘的静谧景象,以及主人公在这一场景中的细腻情感体验。

首句“雨过回塘波细涌”,描绘了雨后池塘水面波光粼粼,细浪轻轻翻滚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水精帘外残霓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后的彩虹比作水面上的晶莹帘幕,形象地展现了彩虹在水面上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半亸犀簪眉懒纵”描绘了女子慵懒的姿态,她半垂着犀角发簪,眉头微皱,似乎在沉思或略感疲惫。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情感状态。

“谁惊梦。猧儿撼起金铃动”中,“猧儿”指的是小狗,它摇动金铃的声音打破了女子的梦境,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对人情绪的影响。

“病着轻绡还道重”则通过女子对轻薄丝绸的感知,反映了她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或无奈。

“藕丝倦雪银盘冻”一句,以“倦雪”形容藕丝的柔软和洁白,与“银盘冻”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含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七夕又来谁与共。心怕恐。柳梢新月窥西弄”表达了女子在七夕节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面对孤独和思念的情感。她担心自己的心事无人分享,只能在新月的窥视下,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新秋时节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既有视觉上的美丽,也有情感上的深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立春晓起偶作

新岁昏昏愁只睡。日光照入帘栊内。

六幅素屏闲似水。因底事。晓来题遍银钩字。

砌草庭梅徒自媚。白头惯洒多情泪。

醉里不知春已至。重审视。彩蛾金燕分明是。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浪打江城.闺怨

愁病亸犀簪。犹带宜男。恁样分离,滋味不曾谙。

枕上朦胧才片刻,知何处,是江南。料得恋娇憨。

燕搅莺探。人在绿杨烟里唤停骖。

舞蹴地衣歌却扇。沉醉也,污银衫。

形式:

凤衔杯.怨别

浴罢慵将花冠整。还共酌、碧梧金井。

总唱惯阳关,银筝未按香喉应。翠黛小,低鸳颈。

忆欢娱,重悲哽。全不管、有人难听。

正烁石流金,火云突兀炎威盛。却怪你,心偏冷。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月中柳.湖上春行,同毛稚黄作

少年曾共踏青游。酒满十三楼。香尘不断吼骅骝。

芳草蓝深,夭桃红浅,白了人头。

山如屏障周遭在,难抵住、一段闲愁。

停杯无语思悠悠。飞絮蒙天,游丝著地,不要遮留。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