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洞仙歌·慰秋湄悼亡》是叶恭绰先生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的一首悼亡词。词中充满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文笔细腻。
词的开篇“毗邪丈室,尽销除客慧”,以“毗邪丈室”象征逝者所在之地,暗示其已远离尘世,而“尽销除客慧”则表达了词人内心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仿佛一切世俗智慧在此刻都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来往天花本游戏”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与天界之间的往来比作游戏,既表现了对逝者超脱尘世的赞美,也流露出词人对逝者离去的无奈与哀伤。
“甚鬓丝、禅榻轻飏茶烟,忘不了、十载怨红颦翠。”这一句通过描写鬓丝、禅榻、茶烟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十载怨红颦翠”则直接点明了词人对逝者长达十年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其中“怨”字更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伤春惊刻骨,我亦愁人,断梦三生费清泪。”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将季节的更替与个人的哀愁相结合,用“伤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同时“断梦三生费清泪”则展现了词人在梦中与逝者重逢时的悲伤与泪水,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对逝者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最后,“独茧自缠绵,解脱繁丝,还倚仗、莲台香偈。”这一段词人以“独茧”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挣扎,同时也借助“莲台香偈”这一佛教元素,寄托了对逝者超度与解脱的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寄托。
整首词通过对逝者与词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世界,体现了词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