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重阳日挈伴灵岩登高,同人绘琴台秋畅图记其事。越二旬,余继赋此,时秋深霜厉,边氛益恶,眼底新愁,视重阳时又增几许。宜其声之掩抑矣

甚凭高抒恨费萸觞,风前劝长星。

尽销沈今古,虚廊废苑,残堞山城。

遍洒诸天法雨,不洗血花腥。

空写登临感,盈纸秋声。

休问清凉故垄,怅销金一例,冶梦难醒。

怕琵琶孤冢,山失旧时青。

泣新亭、更无人在,剩南飞、哀雁落前汀。

愁来路,听胥涛起,云黯天平。

形式: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是叶恭绰先生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描绘了重阳登高之际的复杂情感与壮丽景色。词中以“甚凭高抒恨费萸觞”开篇,点明了登高抒怀的主题,通过“风前劝长星”、“遍洒诸天法雨”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深邃,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不洗血花腥”一句,既是对历史悲剧的沉痛反思,也是对现实残酷的深刻揭露。接下来,“空写登临感,盈纸秋声”,表达了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空洞与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休问清凉故垄,怅销金一例,冶梦难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痛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与无奈。“怕琵琶孤冢,山失旧时青”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变化的不可逆转。

最后,“泣新亭、更无人在,剩南飞、哀雁落前汀”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故友离散、时代变迁的深深哀叹。而“愁来路,听胥涛起,云黯天平”则以景结情,将愁绪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叶恭绰先生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友人许惠鸳鸯忽陨厥雌,余挈雄以归。越夕复殂,睹物兴怀,有赋

碧海青天路总迷。幽情谁分忍单栖。

轻尘一霎好同归。

戢翼自嫌文采露,收心早悟世缘违。

九原泉路尽交期。

形式:

菩萨蛮.题昆明艳泛图

横波打桨欺桃叶。风裳水佩鸳鸯缬。何处木兰舟。

烟波讯莫愁。云廊三十六。倩影惊双玉。

往事忆西冷。同心不是萍。

形式:

卜算子.示无畏

苦说幻非真,至竟非耶是。

为道孤山处士家,香影还成赘。

梦觉两俱忘,迷悟浑相倚。

还尔人情纸一张,乌有先生只。

形式:

临江仙.旧历七夕招友人为李重光作去世一千年纪念,因追和其临江仙词韵

天上人间多少恨,秋千雨绝云飞。

汴京依样水流西。白门疏柳,烟态又低垂。

弹指佳期经几劫,玉楼残梦都迷。

新愁浑似比红儿。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