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竹石

高堂白石风雨起,怪石苍苍势埼礒。

丛深野竹动猿哀,疑在湘江层叠里。

举头却见青天青,老树偃蹇虬龙形。

盘根九土比金石,势与五岳争风霆。

丝萝引蔓自蒙翳,苔藓附丽相纵横。

霜繁露重日慄冽,坚冰积雪时亏盈。

栋梁之姿不易得,天意岂肯随飘零。

新条旧发更修直,老干轮囷更错节。

翠帷密叶膏沃光,云景芳华重结实。

扶桑倚注启明东,峥嵘载捧青霄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枯木竹石图景。开篇以“高堂白石风雨起”渲染出一种苍茫的自然氛围,随后通过“怪石苍苍势埼礒”、“丛深野竹动猿哀”等句,细腻地勾勒出岩石的形态和竹林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接着,“举头却见青天青”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地面拉向天空,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老树偃蹇虬龙形”则以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老树的姿态,仿佛是蜿蜒的龙身,充满了力量感。

“盘根九土比金石,势与五岳争风霆”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树木根系的坚韧与气势,将其与大地、山岳相比较,凸显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丝萝引蔓自蒙翳,苔藓附丽相纵横”描绘了藤蔓与苔藓在枯木上生长的景象,虽环境恶劣,但生命依然顽强。

“霜繁露重日慄冽,坚冰积雪时亏盈”则通过自然界的严酷条件,衬托出枯木竹石的生命力。最后,“栋梁之姿不易得,天意岂肯随飘零”表达了对这些坚韧不拔生命的赞美,认为它们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不应轻易被忽视或遗忘。

“新条旧发更修直,老干轮囷更错节”描述了枯木竹石在岁月变迁中仍保持其独特的形态,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翠帷密叶膏沃光,云景芳华重结实”则描绘了即使在严冬之后,它们也能重新焕发生机,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扶桑倚注启明东,峥嵘载捧青霄日”以象征手法,将枯木竹石比作初升的太阳,寓意着它们虽历经风雨,但依然能照亮前方的道路,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枯木竹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坚韧精神,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像这些植物一样,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不断追求成长与进步。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题墨竹

江南处处多修竹,凉雨潇潇响寒玉。

孤根送出龙欲驰,怒箨才舒虎犹伏。

霁景时开忽往来,清阴迥绕天垂绿。

我昔金銮夜直时,月下风前适见之。

天然妙影落窗畔,展转江南劳梦思。

归来竹林时宴眠,断渠流水分清妍。

深丛嫩筱山鸡语,唤醒骑龙朝日边。

故人示我新图好,华林金谷空烟草。

此君贞节万世同,纵有冰霜自能保。

形式: 古风

西川四景(其一)巫山天下无

夏云岧峣影空翠,十二巫峰堕平地。

化作奇峰天下雄,飞入西川作形势。

楚襄微事何足云,宋家小子雕虫文。

君不见今古兴亡几番雨,世间何事不浮云。

形式: 古风

西川四景(其二)眉山天下秀

娥眉春月斗婵娟,雷砰夜响空中泉。

江南客子喜空翠,踏破平羌江水边。

归来梦寐绕岩壑,千花烂锦明帷幄。

起来如在娥眉巅,画史新图为君作。

陇西太白去不还,浣花堂草苔石斑。

西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娥眉山。

形式: 古风

西川四景(其三)雪山天下高

雪山山高在西极,下视九州皆历历。

自从积雪雪未消,万古寒冰坚比石。

五丁力士移不来,画师忽遣秋毫开。

南州溽暑昼方永,展此清景何快哉。

君不闻齧毡使者去已久,鲜能知味令心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