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四景(其二)眉山天下秀

娥眉春月斗婵娟,雷砰夜响空中泉。

江南客子喜空翠,踏破平羌江水边。

归来梦寐绕岩壑,千花烂锦明帷幄。

起来如在娥眉巅,画史新图为君作。

陇西太白去不还,浣花堂草苔石斑。

西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娥眉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与独特魅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自然之韵以及诗人对峨眉山的深深怀念。

首句“娥眉春月斗婵娟”,以“娥眉”比喻峨眉山,春月之下,峨眉山如同美丽的女子,与月亮争奇斗艳,展现出峨眉山的秀丽与迷人。接下来,“雷砰夜响空中泉”,夜晚时分,山中泉水轰鸣,仿佛雷声般震耳欲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声音的壮观,也暗示了峨眉山的雄伟与深邃。

“江南客子喜空翠,踏破平羌江水边”,诗人想象江南的旅人被峨眉山的空翠所吸引,不惜跋涉至平羌江畔,只为一睹峨眉山的风采。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江南的旅人与峨眉山的美景相联系,突出了峨眉山的魅力。

“归来梦寐绕岩壑,千花烂锦明帷幄”,诗人回忆起归途中的梦境,仿佛仍置身于峨眉山的岩壑之中,千花烂漫,如同织锦一般铺陈在眼前,充满了生机与色彩。这句诗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峨眉山给人的深刻印象。

“起来如在娥眉巅,画史新图为君作”,诗人从梦中醒来,仿佛自己又站在了峨眉山的高处,心中涌动着创作的激情,决定为峨眉山绘制一幅新的画卷。这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来永久保存这份美好愿景的决心。

最后,“陇西太白去不还,浣花堂草苔石斑。西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娥眉山”,诗人以陇西的太白山和浣花堂为例,强调峨眉山的独特之处,指出西川的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峨眉山相媲美。这句话不仅是对峨眉山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峨眉山的长久怀念之情的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的深厚情感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西川四景(其三)雪山天下高

雪山山高在西极,下视九州皆历历。

自从积雪雪未消,万古寒冰坚比石。

五丁力士移不来,画师忽遣秋毫开。

南州溽暑昼方永,展此清景何快哉。

君不闻齧毡使者去已久,鲜能知味令心哀。

形式: 古风

西川四景(其四)瞿塘天下险

惊湍触石石欲落,绝壁与天争一握。

峡东冲激转奔雷,白日蛟龙怒相角。

望中砥柱何崔嵬,曾见当年征战来。

禹凿汉江犹在眼,金舆铁镇成寒灰。

行人记取秋风里,云是瞿塘滟滪堆。

形式: 古风

题马

秋露团团玉花白,金鞍紫骝度香陌。

奚官稳控青丝缰,天仗从容閒玉策。

归来意气闲且都,欲饮灵泉惊砂碛。

何当披甲骑尔行,一日长鸣空冀北。

形式: 古风

长安别邹生

西行十月至长安,邹生万里东南还。

为言曾度六盘山,山下临洮河与涧。

此行不必凋心颜,大雪恐坠层冰间。

在城饮酒强自宽,明日东西岐路难。

我渐辞家君渐留,君在甘州思越州。

一去三年边月苦,归到家时消百忧。

我心尤切念庭闱,九十严亲双鬓垂,倚门斜日望子归。

临风托寄平安字,寒梅花发报君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