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纤尘不动月流空,云绕昆仑想合宫。

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裁仪丙巳尊容典,肇祀庚寅识圣功。

田野老臣察天意,夜深频起候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月光如水,纤尘不染,照耀着空旷的大地,想象着昆仑山上的宫殿被云雾缭绕。
蝉冠象征着对天地神灵的祭祀,重要的仪式上排列整齐,皇帝的恩典如同鸡竿高举,惠及全国。
在丙巳年的庆典中,制定礼仪尊崇先贤,庚寅年首次祭祀彰显了圣人的伟大功绩。
乡村的老臣们洞察天意,深夜里多次起身,期待着西风的到来。

注释

纤尘:微小的灰尘。
不动:静止不动。
月流空:月光照亮天空。
云绕:云雾环绕。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合宫:宫殿群。
蝉冕:蝉冠,古代祭祀时的礼帽。
侍祠:侍奉祭祀。
三事列:重要的三项仪式。
鸡竿:古代的一种祭天用具。
赐赦:帝王的赦免令。
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区域。
裁仪:制定礼仪。
丙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尊容典:尊崇的仪典。
肇祀:开始祭祀。
庚寅:又一个干支纪年。
圣功:圣人的功绩。
田野老臣:乡村的忠诚官员。
察天意:观察天象以推测天意。
候西风:等待西风吹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色明亮如白昼的秋夜景象,诗人岳珂在九月十四日夜晚,心怀对昆仑合宫竣工的喜悦之情,通过月亮和云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纤尘不动月流空",写出了月光洒落时的宁静,尘埃不惊,月色如水;"云绕昆仑想合宫"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宏大建筑群的想象,仿佛云雾缭绕在其上。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朝廷祭祀仪式,"蝉冕侍祠三事列",以蝉冠象征着重要的祭祀活动,排列有序,显示出国家礼仪的庄重;"鸡竿赐赦九州同",鸡竿是古代宣布赦令的象征,此处表示皇帝的恩泽普照全国,天下共享和平。

诗中提到的"裁仪丙巳尊容典",可能是指遵循丙巳年的礼仪规定,对皇帝的容貌举止表示尊重;"肇祀庚寅识圣功"则是对庚寅年始行的祭祀活动的赞美,肯定了皇帝的功绩。最后,诗人以田野老臣的身份,深感天意,夜深人静时,频频起身倾听西风,寓意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盛典的敬仰和对盛世气象的赞美。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二十七日复有旨除帅江西一旬之间两奉除音再赋二首(其二)

郊廛不隔马牛风,枌梓环阴跬步通。

湖带江襟邦畛接,雨帘云栋物华同。

未须豫计荒三径,幸有需章达四聪。

尚想东湖海棠闹,祇今未改旧时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十七日复有旨除帅江西一旬之间两奉除音再赋二首(其一)

披腹忱词久未呈,浃旬两诏下宸京。

老臣何路通忱悃,圣主无私烛物情。

鹤陇未渝耕陇志,牛衣空换锦衣荣。

九重自是真知己,莫惜捐糜负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入芜湖港过吉祥寺

昔时曾访后山松,天道那令霸业穷。

夹岸人观新太守,拥门僧认旧诗翁。

隐矶漫指六朝事,鲁港尝淹五宿风。

从此片帆湖际去,只应日在瑞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其二)

五云瞻观阙,百印写纶丝。

有愧陪貂尾,何功复雁踦。

精镠肦紫磨,实匪咏缁宜。

圣德知难报,规铜笑白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