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为悼念友人王继昌所作。诗中以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天上玉楼应断手,便骑箕尾去堂堂”,以神话传说中的玉楼和箕尾星比喻逝者离世的壮丽与超凡脱俗,暗示王继昌的离去如同飞升仙界,充满了庄重与神圣感。
颔联“梦回失大槐安国,事往堕无何有乡”,运用典故,将逝者生前的生活比作梦境,一旦醒来,便失去了那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落入了虚无缥缈的无何有乡,表达了对逝者失去的美好生活的惋惜与哀伤。
颈联“命也使然濡末路,天乎或者付名郎”,诗人认为王继昌的离去是命运的安排,或许上天赋予他特殊的使命,这既是对逝者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也是对其高尚人格的肯定与赞美。
尾联“旧游磨减今馀几,横涕无从酹一觞”,诗人回忆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只剩下模糊的记忆,无法再重温那些快乐的时刻。面对逝者的离去,诗人只能默默流泪,却无法以酒祭奠,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