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韩上桂所作的《呈赠刘乾阳座师时以参藩兼副使觐贺》(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刘乾阳座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在东南地区崇高声誉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桐引峄阳风共拂”、“珠探合浦月同明”,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刘乾阳座师的品德与才华如同这些美好的事物一样,令人钦佩。
“柏梁首韵今谁和,韶石遗歌且待赓”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历史上的著名建筑和音乐场所,表达了对刘乾阳座师才能的赞誉,并期待他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如同柏梁台的诗歌和韶石的音乐一样,流传千古。
最后,“圣主好文兴礼乐,几时偕进鲁诸生”则表达了对君主推崇文学、倡导礼仪乐教的颂扬,同时表达了希望与刘乾阳座师一同进步,共同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刘乾阳座师个人才华的赞赏,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的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