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寺

二江涵古寺,双屿耸平沙。

翠浪环流净,金城到眼奢。

水光摇殿阁,塔景动龙蛇。

不减蓬壶意,屯云未许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翔寺周边环境的壮丽与清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联“二江涵古寺,双屿耸平沙”,开篇即以“二江”与“双屿”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古寺静立于江水与岛屿之间,显得格外庄严而神秘。此处“涵”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江水环绕古寺的景象,又赋予了一种包容与滋养的意味,仿佛江水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双屿”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岛屿在平沙之上挺立,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对比,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翠浪环流净,金城到眼奢”,进一步描绘了水波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翠绿的波浪围绕着寺庙流淌,既体现了水的纯净与生命力,也象征着自然之美与精神世界的契合。而“金城”一词,不仅指真实的城墙,更暗喻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辉煌与富丽,给人一种奢华而庄严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翠绿与金色),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华美的氛围。

颈联“水光摇殿阁,塔景动龙蛇”,将视线从水面转向了建筑与自然的互动。水光映照在殿阁之上,仿佛整个建筑都在轻轻摇曳,增添了动态的美感。同时,“塔景动龙蛇”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塔影比作舞动的龙蛇,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塔影在水中摇曳的姿态,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感和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尾联“不减蓬壶意,屯云未许遮”,表达了诗人对龙翔寺及周边景色的赞美之情。蓬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岛,常用来形容仙境般的美好。这里诗人说,龙翔寺的美景不亚于蓬壶,意味着其美丽与神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最后,“屯云未许遮”一句,用云层的堆积来比喻外界的干扰或遮蔽,强调了龙翔寺及其环境的独立与纯净,即使外界如何变化,也无法影响其内在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翔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这种和谐之美的深深赞叹。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酬张县尉

久客多尘滓,心怀为子开。

文知龙有种,名苦雉为媒。

但得贫无累,何嗟去不来。

吴门众多士,待尔和羹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夕忆世母

苍天毒我生,顾复自孩婴。

元夜维蛇梦,三山寿斝倾。

星毬明烜赫,鳌岛峻峥嵘。

乐事都如梦,伤心母道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拒霜花

蘸染木芙蓉,深红间浅红。

锦笼烘夕照,翠袖揖秋风。

艳冶归尤物,凄凉识化工。

拒霜高节在,丹药谩成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早行

旅枕罢残梦,明星悬屋椽。

不辞风露冷,欲了东西缘。

云驭方擎日,月轮犹印天。

波波定何事,羞死地行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