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
达磨面壁少林,普化摇铃闹市。
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
若是向上巴鼻,毕竟何曾会得。
这首宋朝禅宗僧人释道璨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理。"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揭示了宁静与喧嚣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内在联系,即在寂静中寓含着动态的生命力,而在热闹中亦能体验到内心的平静。达摩面壁和普化摇铃的故事,象征着修行者在不同环境中坚守内心,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暗示观察者的心灵超越表面现象,直指事物的核心和真理所在。"若是向上巴鼻",进一步强调修行者的目光和心思应指向内在的自我提升,而非外在的表象。
最后的"毕竟何曾会得",则是对那些未能真正领悟这一道理的人的点醒,表达出禅修的真谛并非仅靠言辞或行为所能完全传达,而是需要个人亲身实践和体验。整体上,这首偈颂引导读者体悟禅宗的静观智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不详
风萧萧,雨萧萧。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著令人恨不消。
趺坐叠足,问讯起手。眼若透青,一见便了。
更待说心说性,山僧未曾问人借得口。
桃花无数,李花无数。
若向这里活眼不开,平地上死人更是无数。
去年踏青人今年不来,今年上坟底明年何处。
日月急如梭,生死无定据。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去去实不去,是法住法位。
来来实不来,世间相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