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省庵有怀彭刚直

中兴祠庙满西湖,衡岳尚书早退居。

未可白衣呼李泌,也随青笠学髯苏。

风流顿尽东西泠,名迹何如大小姑。

博得瀛洲分一席,江山如此再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中兴的祠庙遍布西湖边,衡岳的尚书早已退隐家居。
不可再像白衣苍狗般呼唤李泌,也要学那戴青笠的苏东坡潇洒生活。
昔日的风流人物已成过往,名胜古迹如今只剩大小姑。
只求在这瀛洲般的美景中占有一席之地,面对这样的江山,怕是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了。

注释

中兴:指国家由衰败恢复。
祠庙:供奉有神灵或先贤的庙宇。
衡岳:湖南的衡山。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指曾任尚书的人。
早退居:早早地退隐。
白衣:比喻地位不高或失意之人。
李泌:唐朝名臣,以智谋著称。
青笠:青色斗笠,代指隐士。
髯苏:指宋代文人苏轼,因其留有胡须而被称为‘髯苏’。
东西泠:指西湖的东泠和西泠两处名胜。
名迹:名胜古迹。
大小姑:西湖的大小孤山。
博得:争取得到。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指优美的自然环境。
再来无:再也没有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退省庵有怀彭刚直》。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中兴祠庙满西湖”描绘了西湖边众多纪念中兴时期名臣的祠庙,暗示了对前朝功臣的敬仰。次句“衡岳尚书早退居”提及某位尚书在衡山隐退,暗指彭刚直这样的官员选择退隐。

第三句“未可白衣呼李泌”,借唐代名臣李泌之名,暗示彭刚直虽不在朝,但仍有贤能,值得尊敬。第四句“也随青笠学髯苏”则以苏东坡的形象,赞美彭刚直的风雅与淡泊,意即他像苏轼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

第五、六句“风流顿尽东西泠,名迹何如大小姑”通过“东西泠”和“大小姑”的典故,对比彭刚直的风流事迹与古代女性的名声,表达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最后一句“博得瀛洲分一席,江山如此再来无”感慨彭刚直虽然退隐,但其人品和才情仍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暗示这样的时代不会再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怀人为主题,通过对彭刚直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三首(其五十三)

白牛烹了正熙熙,皮角官中却要追。

将下帽檐输纳了,灯前更鼓夜迟迟。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五十二)

大龙景物最幽妍,涧水山花照眼鲜。

坚固法身何必问,风光长在劫壶先。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五十一)

贺家湖上天华寺,一一轩窗面水开。

不是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四十九)

天地广无边,何云藏北斗。

跛脚老云门,未明三八九。

形式: 偈颂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