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居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在名山中修行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
首句“道人卓锡爱名山”,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喜好,一位道人选择在名山中修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接下来,“四面巉岩指顾闲”一句,通过描绘四周峭壁林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氛围,暗示了修行环境的险峻与清幽。
“风牖坐闻松子落,石床定起藓痕斑”两句,细腻地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日常。坐在窗边,微风轻拂,松子掉落的声音清晰可闻,石床上长满了青苔,斑驳陆离,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道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
“鸣禽花坞春常在,隔水柴扉夜不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和谐与宁静。鸟鸣声声,花坞四季如春,即使夜晚,柴门也无需关闭,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最后,“惟有白云知此意,庵前飞去又飞还”以白云为喻,表达了道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白云仿佛是山居生活的见证者,它自由自在地在庵前飞来飞去,既象征着道人的超然物外,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山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道人在名山中修行的宁静生活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高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