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道人卓锡爱名山,四面巉岩指顾闲。

风牖坐闻松子落,石床定起藓痕斑。

鸣禽花坞春常在,隔水柴扉夜不关。

惟有白云知此意,庵前飞去又飞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山居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在名山中修行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

首句“道人卓锡爱名山”,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喜好,一位道人选择在名山中修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接下来,“四面巉岩指顾闲”一句,通过描绘四周峭壁林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氛围,暗示了修行环境的险峻与清幽。

“风牖坐闻松子落,石床定起藓痕斑”两句,细腻地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日常。坐在窗边,微风轻拂,松子掉落的声音清晰可闻,石床上长满了青苔,斑驳陆离,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道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

“鸣禽花坞春常在,隔水柴扉夜不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和谐与宁静。鸟鸣声声,花坞四季如春,即使夜晚,柴门也无需关闭,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最后,“惟有白云知此意,庵前飞去又飞还”以白云为喻,表达了道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白云仿佛是山居生活的见证者,它自由自在地在庵前飞来飞去,既象征着道人的超然物外,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山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道人在名山中修行的宁静生活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高远境界。

收录诗词(5)

雪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僧。嘉靖中游金陵,不拘戒律,日饮茗,间或食酒肉。专修净土宗。每见法师讲经,便笑曰:“乱说。”偶出一语驳难,闻者汗下无以应。工诗文,自序其诗,每以寒山、拾得自况

  • 籍贯:

相关古诗词

呈梦居

大地何人不梦居,梦中休问梦何如。

煮茶消得闲风月,不向蒲团读梵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西湖和钱公溥学士

大堤回接凤山遥,金勒东风细马骄。

芳草不知埋帝舄,柳枝犹是学宫腰。

天空水月三千顷,春老莺花十二桥。

闻说楼船醉年少,平章独免紫宸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越王台

越王台上客登临,范蠡湖头草正新。

敌国荒凉吴鹿豕,故宫行在宋君臣。

杖藜远塞风烟暮,花木深城雨露春。

往事不须悲落日,高歌独立恐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吴山秋望呈张侍御

子胥庙前江日晡,越王城头云有无。

故宫台榭几黄叶,南渡寝园今绿芜。

长篴关山瞻北固,清尊花鸟傍西湖。

不堪落木萧萧际,破屋炊烟几处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