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寺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

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

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

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笑着问孩子,举起鞭子欣赏这美景,暂时停留不走。
晴空中的太阳映照着山腰的楼阁,碧绿的田野上云雾缭绕,泉水如石眼般清澈。
沿着山路,我们来到林北的寺庙,船只停靠在海东的港口。
闽王的往事如今何处寻?只留下村村寨寨供奉佛像的田地。

注释

并儿:孩子。
举鞭:举起鞭子。
青冥:晴空。
山腰阁:山腰上的楼阁。
碧野:碧绿的田野。
石眼泉:如石眼般清澈的泉水。
蹑屐:轻步行走。
林北寺:林北的寺庙。
落帆:放下船帆。
海东船:海东的船只。
闽王:古代福建的统治者。
佛田:供奉佛像的田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圣泉寺》。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口吻,描绘了圣泉寺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首句“笑问并儿一举鞭”,表现了诗人与孩童一同游览的欢乐气氛。接着,“亦逢佳景暂留连”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流连忘返之意。

“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峰环绕、阳光洒在山腰的楼阁,以及田野上云雾缭绕、泉水清澈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秀美。

“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进一步描绘了寺宇与海港的联系,山路蜿蜒通向深林中的寺庙,船只则停泊在海边的港口,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最后,“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以历史的沧桑感收尾,诗人询问昔日闽王的故事如今何处,只剩下了村庄里一片片供奉佛像的农田,暗示了时光变迁和物是人非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描绘圣泉寺的景色和历史痕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追忆。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锦袍周卫一番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

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甘露寺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田中作

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

红饭白菹妻具饷,青秧绿水自催耕。

止知索寞箪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石门

细草疏云一径凉,纵吟閒望兴何长。

僧关入竹行随意,野茹持钱得满筐。

江腹远吞千壑翠,峡门高控两崖苍。

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