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祠

武侯出师表,子陵钓鱼矶。

达则济天下,穷则敛所施。

凄凉数间屋,荒草碧离离。

功名挂人口,毁誉复随之。

舣舟三高堂,快读石湖碑。

不有君子生,何以立国基。

夫君守定见,遁野身自肥。

傥不为时用,犹当师仲尼。

血指恐及己,旁观付盛衰。

汎湖诚伪计,思鲈设虚辞。

区区务力作,反蒙樵人讥。

松江水不穷,那能洗瑕疵。

石湖拟小山,三招何逶迤。

字字春秋笔,史氏当凭依。

武林有西湖,湖上水仙祠。

君复隐孤山,清名敌伯夷。

死无封禅书,小诗扬京师。

坡翁刺是邦,寒泉荐江蓠。

在郡六百日,遂踵居易规。

终焉配水仙,事定分是非。

邦人思坡翁,要和甘棠时。

遂肖三贤像,相与祝其尸。

三贤得其操,三高得其微。

篙师催我行,日落江水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三高祠》由宋代诗人张侃创作,通过描绘对古代三位高士的追忆与敬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武侯出师表,子陵钓鱼矶”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与严子陵的垂钓生活为引子,对比了达官显贵与隐逸之士的不同人生选择,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达则济天下,穷则敛所施”点明了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谷,都应保持高尚的品德与行为,这是对理想人格的基本要求。

“凄凉数间屋,荒草碧离离”描绘了高士们简陋的生活环境,但正是这种简朴的生活,衬托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洁。

“功名挂人口,毁誉复随之”指出世人往往过于关注功名利禄,而忽视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高士们却能超脱于这些世俗评价之外。

“舣舟三高堂,快读石湖碑”表达了诗人对三高士的景仰之情,通过阅读石湖碑文,更深入地理解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不有君子生,何以立国基”强调了君子之德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君子的品质是国家稳固的基础。

“夫君守定见,遁野身自肥”赞扬了高士们坚守自我,远离尘嚣,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也是诗人所向往的。

“傥不为时用,犹当师仲尼”表明即使不被时代所用,也要学习孔子的智慧,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血指恐及己,旁观付盛衰”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

“汎湖诚伪计,思鲈设虚辞”借泛舟湖上的行为,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虚假言行的批判。

“区区务力作,反蒙樵人讥”讽刺了那些仅仅为了功利而努力的人,最终却受到嘲笑。

“松江水不穷,那能洗瑕疵”以松江的水流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时间能够洗涤一切瑕疵,暗示了高士们的精神品质将永存。

“石湖拟小山,三招何逶迤”将石湖与小山相比,赞美了石湖的美丽与深远,同时也表达了对三高士形象的崇敬。

“字字春秋笔,史氏当凭依”说明了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如同历史的记录,值得后人借鉴。

“武林有西湖,湖上水仙祠”提到了杭州的西湖与水仙祠,暗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水仙祠中高士精神的传承。

“君复隐孤山,清名敌伯夷”赞扬了诗人隐居孤山,追求清白名声,与古代圣贤伯夷相媲美。

“死无封禅书,小诗扬京师”表达了诗人虽然不在世,但其作品仍能流传千古,影响京城。

“坡翁刺是邦,寒泉荐江蓠”提到苏轼(坡翁)在杭州任职时,以寒泉荐江蓠,象征了诗人对杭州的深厚情感。

“在郡六百日,遂踵居易规”描述了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遵循了当地的传统与规则。

“终焉配水仙,事定分是非”意味着苏轼最终与水仙相伴,他的事迹将被后人评判。

“邦人思坡翁,要和甘棠时”表达了杭州人民怀念苏轼,希望在甘棠树下与他重逢的愿望。

“遂肖三贤像,相与祝其尸”说明了人们为苏轼塑造了三高士的雕像,并共同为他祈祷。

“三贤得其操,三高得其微”强调了苏轼与三高士在精神上的共鸣与契合。

“篙师催我行,日落江水湄”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日落时分停留在江边,充满了对旅程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高士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

胜槩弃道旁,翠色空萧爽。

泉经古涧流,鸟趁枯藤上。

俗眼眩浮华,红妆围翠幌。

入山恐太深,更肯契心赏。

山灵亦退听,佳名虑标榜。

断绠汲寒深,随人堕世网。

形式: 排律 押[养]韵

煎茶

结庐枕石隙,其下通泉脉。

新开数尺泉,涌然如乳白。

道人北山来,閒话到终夕。

徐云茶已芽,气味及高格。

绛囊映绿色,未尝齿流液。

汲泉满歙缶,篝火勿遽迫。

须臾蟹眼生,茶新手缓掷。

姜盐宜屏除,祇能添水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东西家

东家机杼鸣,西家舂杵急。

西家荷艳鲜,东家竹翠湿。

小小了生涯,四壁从渠立。

昨朝雨倾盆,鸡栅又新葺。

柘叶延凉阴,父母妻儿集。

村南沽酒归,佳馔有鱼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对镜辞

古人对镜辞,率是年纪老。

出言反成悲,未免耿成抱。

间有少年人,对镜默祈祷。

第一早功名,第二多寿考。

第三欲富贵,满屋贮珠宝。

此心机械生,此身晨夕恼。

用一每藏九,终焉乖至道。

目为守钱虏,名字亦可保。

不见王夷甫,举去忘稽考。

我今对镜别,有酒便为好。

欲醉未醉间,浩歌出晴昊。

荷花解人心,风前互倾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