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州安抚赵挽诗

不为软语混光尘,独把刚肠敌世纷。

读史功夫头没膝,疾时风论齿穿龈。

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

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黎州安抚赵挽诗》。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赵姓安抚的敬意和对其品格的赞赏。首句“不为软语混光尘”赞扬赵安抚不随波逐流,坚持原则的性格;“独把刚肠敌世纷”进一步强调他的刚毅与独立,能抵挡世俗纷扰。接着,“读史功夫头没膝”描绘他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疾时风论齿穿龈”则形容他言辞犀利,敢于直言。

后两句“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通过比喻,表达赵安抚虽然有孝顺之心,但为了职责不得不舍弃个人意愿,以及他不随流俗、坚守道义的形象。最后,“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寄寓了诗人希望赵安抚的事迹能够得以流传,被后人铭记,如同佳话般永载史册。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赵安抚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颂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后世传承其精神的期望。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燕孙节推

快着青冥软玉鞭,直骑騄耳踏云烟。

等閒礼乐三千字,酬答艰难十九年。

鼎甲声华今有继,政涂事业岂无传。

愿君更拓勋名地,重玩盈科放海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燕孙节推致语口号

身是书楼东眷孙,老仙况复种仙根。

高科恰是承先躅,盛事还应表里门。

堂上承颜情最乐,窗前草制梦犹存。

着鞭且向长安道,春色如今紫诏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燕新进士

已办书生场屋缘,枫宸入对字三千。

玉阶喜得方寸地,屋漏如临咫尺天。

学自孔颜期用世,道非尧舜莫陈前。

便听第一鸿胪唱,衣钵如余未足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相士郭灏

载小奚奴长自随,两牛腰大赠行诗。

逢人有问辄如见,及我相遭不肯奇。

每会面时长好好,合开口处或期期。

道人莫是朱仙术,当与余言未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