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裴仲谟

交游二十年,义等亲骨肉。

风雨漂我巢,公亦未有屋。

寄声来问安,足音到空谷。

我家辇毂下,薪桂炊白玉。

在官与影俱,衣绽发曲局。

天机行日月,春事勤草木。

念公笃行李,野饭中道宿。

惊沙卷旌旗,乌尾城角谡。

骚骚家治具,夫子且归沐。

作书寄后乘,为我遣臣仆。

起居太夫人,并问相与睦。

形式: 古风

翻译

交往二十载,情深如骨肉。
风雨中飘摇我窝,你也无定所。
问候遥传来,回音荡空谷。
我在京都府,柴贵米如玉。
做官时形影相伴,衣衫破旧发蓬乱。
每日忙于政务,春事唯待草木。
忆你旅途艰辛,野外餐宿度日。
风沙卷起旗帜,乌尾城角战鼓擂。
家中忙碌准备,盼你沐浴归来。
写信托付随从,遣使前来问候。
问候尊夫人,也请转达和睦之情。

注释

交游:交往。
二十年:二十年时间。
义等亲骨肉:情谊深厚如同亲人。
风雨:风雨。
漂我巢:使我住所动荡。
公亦未有屋:你也无固定居所。
寄声:传话。
空谷:空旷山谷。
我家:我的家。
辇毂下:京都。
薪桂炊白玉:柴火珍贵如玉。
在官:做官时。
衣绽:衣服破损。
发曲局:头发散乱。
天机:政务。
行日月:每日忙碌。
春事:春天的工作。
笃行李:旅途劳顿。
野饭:野外简餐。
中道宿:中途住宿。
惊沙:风沙。
旌旗:旗帜。
乌尾城:地名。
谡:战鼓声。
骚骚家治具:家中忙碌准备。
夫子:对对方的尊称。
归沐:回家沐浴。
后乘:随从。
遣臣仆:派遣仆人。
起居:日常生活。
太夫人:尊称对方的母亲。
相与睦:彼此和睦相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裴仲谟》,表达了对朋友裴仲谟的深深关切和思念之情。诗中黄庭坚以二十年的深厚交情为基础,将友情比喻为骨肉亲情,强调了两人关系的紧密。他描述了裴仲谟的生活困境,风雨中无家可归,自己虽身处高位,却只能提供微薄的帮助,只能通过书信传达问候,声音仿佛空谷回响。

诗中还描绘了裴仲谟在官场的艰辛,生活简朴,衣衫破旧,但仍致力于公务,如同日月运行,春天里辛勤照料草木。黄庭坚关心裴仲谟旅途劳顿,提及他在野外露宿,环境艰苦,沙尘飞扬,旗帜飘摇,甚至在乌尾城角听到战鼓声。他邀请裴仲谟回家休息,还特意写信给他的随从,吩咐他们照顾好主人。

最后,黄庭坚不仅问候裴仲谟,也转达了对裴仲谟母亲的尊敬,询问她身体安康,显示出他对裴家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生活的细致关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题安福李令先春阁

宫殿绕风烟,江山壮城郭。

令君蓺桃李,面春筑飞阁。

春至最先知,雨露遍花药。

是日劝农桑,冰销土膏作。

弦歌出县斋,裴回问民瘼。

鸡犬声相闻,婴此簿领缚。

安得携手嬉,烹茶煨鸭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寄题安福李令适轩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

为官恐是陶彭泽,爱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

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人言爱竹有何好,此中难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形式: 古风

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

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

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

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

晚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

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

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

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

公家周彦笔如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