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九)

虚空包不包,大地坏不坏。

行脚不遇人,出语无赖聊。

谩言密室不通风,湿纸如何裹大虫。

形式: 偈颂

翻译

虚无的空间是否包容一切,大地是否会遭受破坏。
行走时碰不到任何人,言语间显得无聊而放肆。
空谈密室不会透气,湿透的纸张怎能包裹住大虫。

注释

虚空:指不存在或空旷的空间。
包:包容,包含。
大地:地球表面的土地。
坏:损坏,破坏。
行脚:行走,旅行。
遇:碰到,遇见。
出语:说出的话语。
无赖:放肆,不拘小节。
谩言:空话,胡言乱语。
密室:封闭的小房间。
通风:空气流通。
湿纸:潮湿的纸张。
大虫:这里可能指大型动物或难以处理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属于偈颂体裁,简洁明快,富有哲理。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自然现象为喻,探讨了宇宙的广大与人生的渺小,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体验。

"虚空包不包,大地坏不坏",这两句表达了对宇宙无限性和永恒性的疑问,暗示即使虚空看似能包容一切,但其实无法触及大地的稳固与不变,暗含着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

"行脚不遇人,出语无赖聊",描述了僧人云游四方时的孤独与随意,"无赖聊"三字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即使言语无人倾听,也自得其乐。

"谩言密室不通风,湿纸如何裹大虫",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密室虽封闭,但空气总会流通;同样,试图用潮湿的纸张去束缚强大的生物(可能象征困境或烦恼),显然是徒劳的。这句寓言式表达,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试图强求或束缚是无效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了禅宗关于自然法则、人生无常以及顺应自然的智慧。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七)

庭院春深,和风翠阴。桃花簇锦,柳线摇金。

无眼灵云徒说悟,一生埋没祖师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十三)

积癈未苏,连遭荒旱。铁作心肠,也须寸断。

山僧自小不喜煎熬,幸遇中秋,何妨赏玩。

皓月流辉,觉天云散。

倒跨杨岐三脚驴,深村荒草闲行看。

光境俱忘,瞎乾坤眼。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四)

天巧剪瑶花,六出缤纷落。

二祖立腰酸,杨岐嗟项缩。

争似火炉头柮榾高烧,纸衾包却暖烘烘。

憨睡著,不堕凝寒一色边,错错。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一○二)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家贼难防,令人惊怖。

正法明王,怒发冲冠。

作如是言休惊怖,侬家自有降魔杵。

粉碎髑髅,裂开肠肚。

热铁洋铜满满盛,鼻绳牵入泥犁去。

佛子将谓出家行菩提路,谁知反不如狼虎,累及七代先灵,生身父母。

号天血泪啼红雨,哑,怨恨凭谁诉。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