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其二)

神遇圮桥岂偶然,君臣契合亦千年。

不逢龙准真明主,三杰何人解识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命运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神遇圮桥岂偶然”,以“圮桥”为引子,暗示历史人物之间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层的宿命或机缘。这里的“神遇”二字,既表达了相遇的神秘与超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之间深厚情感与默契的赞美。

次句“君臣契合亦千年”,进一步阐述了君臣之间超越时间的默契与和谐,强调了在历史长河中,君臣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能够跨越千年,成为一段佳话。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理想政治关系的美好向往。

后两句“不逢龙准真明主,三杰何人解识贤”,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才与明主的关系。前一句通过假设,指出如果没有遇到真正的明君,即便是杰出的人才也可能被埋没。后一句则提出疑问,即在众多的贤能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识别并重用这些人才。这两句诗揭示了人才识别与使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命运、君臣关系、人才识别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以及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其三)

莫道征西旧司马,平生山水惬幽寻。

白头匡济成何事,回首东山感慨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其四)

云白山青琪树绿,神仙咫尺隔尘凡。

九还真诀逢师授,自此流传到吕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杨学士以海棠双鹊图赠其弟归求题(其一)

杨家庭馆风光好,花萼连枝锦不如。

况是和鸣双翠羽,相亲相乐似雍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杨学士以海棠双鹊图赠其弟归求题(其二)

万里京华临别日,海棠花发欲春深。

遥知晴鹊先将喜,啼满龙津碧树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