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寰区皆是火,何地避炎官。

散发松阴下,挂巾石壁间。

诗题疏竹润,酒入碧筒寒。

不必频挥羽,清风无汗颜。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全世界都像着了火一样,何处才能避开那炎热的官员?
我披散着头发在松树荫下休息,把头巾挂在石壁缝隙中。
我写诗的主题是稀疏的竹子带来的湿润,喝进碧绿酒筒中的酒感觉清凉。
我不必频繁地挥扇,因为清风会让我感到清爽,不会出汗。

注释

寰区:全世界。
炎官:炎热的官员,比喻酷暑。
散发:披散头发。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疏竹:稀疏的竹子。
润:湿润。
碧筒:碧绿的酒筒。
寒:清凉。
挥羽:挥扇驱热。
清风无汗颜:清风使人不觉得热,无需出汗。

鉴赏

这首宋朝赵友直的《避暑》诗描绘了夏日酷暑中寻找清凉的场景。首句"寰区皆是火,何地避炎官"以夸张手法表现了暑热之广,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烈日炙烤之下,无处可逃。接着,诗人选择在松树的阴凉下散开头发,将头巾挂在石壁间,寻求自然的遮蔽和宁静,形象生动。

"诗题疏竹润,酒入碧筒寒"两句,通过写诗题竹叶,品冷酒,进一步渲染清凉之意,竹叶疏疏,酒液沁凉,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最后两句"不必频挥羽,清风无汗颜",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喜爱,暗示即使不需扇子驱热,清风已足以使人身心舒爽,无汗流浃背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避暑为题,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动作,传达出夏日避暑的乐趣和对清凉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清新。

收录诗词(74)

赵友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游万生园坐豳风堂作

荷枯菊晚柳芸黄,坐负佳时守此堂。

西上一楼凌磴道,旁罗万树对回塘。

曾波已止犹叹逝,四海无归可望乡。

意与水禽秋浴淡,不凭高处过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篝灯纺读图

我生十月孤,廿六母见背。

与君生略同,披图泪先坠。

八岁我受书,夜窗烛如晦。

我读辄不忘,母命再促睡。

程课乐有馀,纵性笞不贷。

孤儿今日身,母心当日碎。

以君孤苦年,视我尤蓰倍。

君能体母心,母劳乃汝爱。

温严皆母恩,恩状岂可绘。

儿兮手中编,母兮机上泪。

萧萧城北庐,风木作青黛。

形式: 古风

周印昆湘潭老屋有柏、枣、胡桃、木芙蓉数事,曾属陈师曾为绘《老屋花木图》属题

翠虬万树遮坛壝,红玉千盘上御街。

秋后拒霜寒不落,禁中逃羯语犹谐。

眼前风物何曾羡,坐忆湖湘旧寓斋。

同数京华闲岁月,老来乡国可堪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雪朝方读书,姬人来告,邻树鸟尽集吾庭,因物类之感而作是诗

雀噪阶前桐树枝,为渠一雪疗朝饥。

欲晴天意随人快,歇午书声恣汝嬉。

寒语不妨相婉娈,春心畴与共差池。

野栖从食多经见,岂是寻常妇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