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夜坐》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舟中的静谧场景与内心情感。
首句“兰舟凌浩渺”,以“兰舟”点明乘坐的船为精致之物,加之“凌浩渺”三字,既展现了舟行于广阔水面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辽阔思绪。接下来“水色暗连天”一句,通过描绘水色与天空相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宁静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宴坐深明烛,遥情寄简编。”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夜间的活动和心境。在船上点燃明烛,宴坐其中,似乎是在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而“遥情寄简编”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将这份遥远的情感寄托于书籍之中,或许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箑閒知爽入,膏续悟更延。”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在静谧的夜晚,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这使得诗人更加沉醉于自然的美妙之中。同时,“膏续悟更延”可能是指通过思考或冥想,心灵得到了更深的启示,时间仿佛因此而延长,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执着。
最后,“感候伤羁思,劳歌中自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季节更替时的感慨以及对羁旅生活的忧伤。在劳碌的歌声中,诗人或许找到了自我宣泄的方式,释放了心中的愁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