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公游龙门光以室家病不获参陪献诗十六韵

旄节拥凭熊,逶迤向凿龙。

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

雪垄痕犹湿,梅林思已浓。

传呼空谷应,前导白云逢。

飞盖多邀客,停车数问农。

禹功双壁断,佛劫万龛重。

绝顶标孤刹,疏林透远钟。

气蒸泉郁郁,冰绽水溶溶。

药阁低临渚,茅庵背倚峰。

冻醪资野酌,寒笋佐晨饔。

棋局多依石,茶炉坐荫松。

醉醒皆众共,小大尽公从。

顾以私恩累,难追胜赏踪。

原思初不病,叔夜亦非慵。

稽古惭经笥,摛华怯笔锋。

会须参后乘,异日待从容。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旌旗簇拥熊罴卫,蜿蜒前往凿龙地。
顺应时节过腊祭,冬季法令严施行。
雪地痕迹尚湿润,梅花香气已浓郁。
呼唤回声山谷应,引领前行遇白云。
车盖招揽众多客,停车询问农事忙。
大禹功绩如双壁,佛劫寺宇似万龛。
山巅孤塔立,稀疏林中钟声悠长。
热气蒸腾泉水涌,冰层破裂水潺潺。
药房低临水边渚,茅屋背靠山峰旁。
冻酒野外自斟饮,早笋伴餐滋味浓。
棋盘多在石上设,煮茶静坐松荫下。
醉醒共享众人欢,大小事务公心从。
遗憾私情牵累人,胜景追寻已无踪。
原思贫穷不怨病,叔夜才华未展慵。
研读古籍感惭愧,提笔作文畏锋芒。
将来定要登高座,日后从容再游赏。

注释

旄节:古代使臣出行的仪仗,这里指使者。
熊:象征力量和威严。
凿龙:可能指凿开山路或龙潭。
蜡: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闭塞:封闭、阻塞。
冰绽:冰层裂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在自然山水间的游历之情,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感。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旄节拥凭熊,逶迤向凿龙”描绘了行者在雄伟险峻的山地间前进的情景,“旄节”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仪仗,象征着权威和尊贵;“凭熊”则是形容其雄伟如同熊一般。紧接着,“逶迤向凿龙”中的“逶迤”形容道路曲折难行,而“凿龙”则是比喻山势蜿蜒如龙,显示了作者面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以下几句“顺成时过蜡,闭塞令行冬。雪垄痕犹湿,梅林思已浓。”通过季节的转换,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其中,“顺成时过蜡”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消耗殆尽;“闭塞令行冬”则是说到了冬天,自然界变得封闭而寒冷。

接下来的“雪垄痕犹湿,梅林思已浓”中,“雪垄”指的是积雪未融的迹象,而“梅林思已浓”则是在描绘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独自傲立的象征,这里也暗示着作者独立而坚强的个性。

整首诗通过多种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燕台歌

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

君看碣石岩中草,宁似昭王拥彗时。

黄金散尽馀基没,易水萧条烽火飞。

形式: 古风

瘿盆

瘿盆生以丑自鬻,突兀当轩耸群目。

海蛙斗怒腹干张,老鲛蟠蛰鳞鬐秃。

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蜀都买卜置之去,尔来流落严遵家。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况为饮具承欢娱,未必蟠根胜珠玉。

不若刳为太古尊,满斟明水羞百神。

块桴苇籥荐忠信,坐使风俗还深淳。

形式: 古风

赠道士陈景元酒

篱根委馀菊,阶角拥残叶。

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苶。

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

谁云居室远,风味自可接。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园樱伤老也(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

嗟我老矣,发脱齿零。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