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计

读书仍恋旧生涯,儒素才分自一家。

有酒不妨呼客醉,无钱何必向人赊。

妻还知俭亲烧菜,子亦安贫学种瓜。

最是文章难定价,古来多少字笼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家计》由清代诗人苏履吉所作,描绘了一位读书人以儒素为业,生活简朴却充满诗意的日常。诗中流露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与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首联“读书仍恋旧生涯,儒素才分自一家”,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热爱读书、坚守儒学之道的读书人。他不仅在知识上有所追求,更在精神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这份归属感源自于他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颔联“有酒不妨呼客醉,无钱何必向人赊”,进一步展现了这位读书人的生活态度。他并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感到困扰,反而能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无论是有酒时的欢聚畅饮,还是无钱时的自给自足,都体现了他对于生活质朴乐趣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淡然处之。

颈联“妻还知俭亲烧菜,子亦安贫学种瓜”,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妻子懂得节俭,亲自下厨烹饪,儿子则在贫困中学习自力更生,种瓜养家。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与理解,也反映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尾联“最是文章难定价,古来多少字笼纱”则将话题转向了文化与价值的探讨。诗句意指文章的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历史上无数的文字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创作的自信,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人物在简朴生活中寻找快乐、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在家庭中传递爱与希望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

收录诗词(47)

苏履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敦煌署中作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

形式: 古风

次七道沟旅店壁上无名氏诗原韵

七年奔走玉关西,到处飞鸿印雪泥。

似我性情虽喜咏,伤人言语莫漫题。

诗存忠厚饶相赏,事涉矜狂转自迷。

路柳依依随意绿,春来好听早莺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刘谏堂扬廷别驾同年寄《赠友竹山房诗草》七言四绝,仍次原韵奉答(其一)

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

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腊月奉大宪檄调赴肃商办盘查,次圪塔井,步壁上前题原韵

不道归期速,又看去路遥。

人情趋炭热,世态类冰消。

省事宜缓和,多才忌吝娇。

此心何新属,犹自忆前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