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的学者在学术之路上的坚持与孤独。首句“不将糟粕用工夫”,表明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拒绝浪费时间在无价值的知识上。接着,“老斲轮非卓士乎”运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老学者在学术道路上的深厚积累和独特见解。
“白首芸窗甘扫晷”描绘了学者在书斋中度过漫长岁月,甘于寂寞,勤奋学习的情景。“清秋云社又开徒”则展现了秋季开学时,学者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继续传授知识,传承学问。
“志同枥骥闻风壮”一句,以“枥骥”比喻志向远大的学者,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听到风声而感到壮志满怀。“诗对霜台影月孤”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学者在学术探索中的孤独与坚韧,即使面对月夜霜台的冷寂,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初心。
最后,“从此华山更秘术,睡仙图作醒仙图”表达了诗人对于学者追求更高深学问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睡仙一样,在梦中探索知识的奥秘,醒来后则能成为真正的智者。整首诗通过对学者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学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真理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