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的《赠石泉吴郡博归隐》。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隐者石泉吴郡博的形象与心境,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感慨。
首句“一脉苏湖阐四科”,开篇即点出归隐之地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苏湖地区自古便是文教昌盛之地,四科则暗指古代科举制度下的四门学科,暗示石泉吴郡博曾有过辉煌的仕途生涯。
“俊髦从此诵菁莪”一句,通过“俊髦”(年轻才俊)和“菁莪”(《诗经》中的篇章,常用来比喻教育和学问),表达了对石泉吴郡博在教育和学问上的贡献与影响。
“先生岂可栋梁负,山斗其如瞻恋何”两句,运用了“栋梁”和“山斗”的比喻,前者形容石泉吴郡博在社会和学术领域的重大作用,后者则进一步强调其地位之高,表达了对石泉吴郡博才能与德行的高度赞扬和深切怀念。
接下来,“柳折邮亭青蔟骑,桃临流水锦生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柳树折断,青色的马匹穿行其间,桃花临水,波光粼粼,仿佛是在为石泉吴郡博的归隐生活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美好。
“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则是对石泉吴郡博归隐后生活的想象与感慨。春光流逝,长江悠悠,虽有离别之情,但并无遗憾,听那江面传来的棹歌声,似乎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告别,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对石泉吴郡博归隐生活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才华与品德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