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石泉吴郡博归隐

一脉苏湖阐四科,俊髦从此诵菁莪。

先生岂可栋梁负,山斗其如瞻恋何。

柳折邮亭青蔟骑,桃临流水锦生波。

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的《赠石泉吴郡博归隐》。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隐者石泉吴郡博的形象与心境,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感慨。

首句“一脉苏湖阐四科”,开篇即点出归隐之地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苏湖地区自古便是文教昌盛之地,四科则暗指古代科举制度下的四门学科,暗示石泉吴郡博曾有过辉煌的仕途生涯。

“俊髦从此诵菁莪”一句,通过“俊髦”(年轻才俊)和“菁莪”(《诗经》中的篇章,常用来比喻教育和学问),表达了对石泉吴郡博在教育和学问上的贡献与影响。

“先生岂可栋梁负,山斗其如瞻恋何”两句,运用了“栋梁”和“山斗”的比喻,前者形容石泉吴郡博在社会和学术领域的重大作用,后者则进一步强调其地位之高,表达了对石泉吴郡博才能与德行的高度赞扬和深切怀念。

接下来,“柳折邮亭青蔟骑,桃临流水锦生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柳树折断,青色的马匹穿行其间,桃花临水,波光粼粼,仿佛是在为石泉吴郡博的归隐生活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美好。

“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则是对石泉吴郡博归隐后生活的想象与感慨。春光流逝,长江悠悠,虽有离别之情,但并无遗憾,听那江面传来的棹歌声,似乎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告别,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对石泉吴郡博归隐生活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才华与品德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年家敬所筠源黄博士

燕邸依稀六十年,书来往事只凄然。

仪刑天上思双老,身势壶中仅五仙。

高谊金兰真不替,故家乔梓总堪传。

却惭儿稚皆豚犬,不及名门韦曲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西洲曾郡伯对竹赋

鸣玉锵锵翠满阑,济川佳致此时看。

春风不厌儿孙长,劲节尤宜霜雪寒。

栖凤每留千岁实,掣鳌还付八冥竿。

高楼取就西山外,谁玩当年傲吏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举孙和诸亲友贺章(其一)

郁葱佳气溢比邻,枕畔添孙报祖勤。

正念槐阴弥岁月,重逢释氏送麒麟。

诗书一味贫堪业,水竹千茎世有人。

笑酌金罍同客醉,燕山容易超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举孙和诸亲友贺章(其二)

筵开汤饼集亲邻,爱汝书来属念勤。

万里襟怀欢二老,三年门第获双麟。

命名类祖应惭我,继业如曾合有人。

共说薇垣花灿发,清风随处播香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