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观爱俪园筹赈游览会

故乡无此湖山,登临信美非吾土。

马龙车水,花娇柳亸,燕嗔莺妒。

逐队寻香,呼朋选胜,风流如许。

更鱼龙曼衍,筝琵错杂,天不夜,灯无数。

芳约寻常屡误。况相逢、秋风倦旅。

大江南北,长鲸跋浪,哀鸿满路。

援溺无功,疗饥乏术,解囊莫助。

算冶游还肯,挥金只此,事推纨裤。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观赏爱俪园筹赈游览会时的感受。他感叹眼前的湖光山色虽美,却并非他的故乡,流露出一种异乡客的孤独与归属感。词中通过“马龙车水”形容人潮熙攘,“花娇柳亸”则烘托出园林的春意盎然,而“燕嗔莺妒”则暗示了游人众多,连鸟儿也为之动容。

接着,词人描述了游人们结伴赏花、游玩的热闹场景,以及音乐表演的繁华景象,如“鱼龙曼衍”和“筝琵错杂”,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夜晚灯火通明的壮观。然而,这些欢乐的背后,词人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大江南北”象征着广大的苦难地区,“哀鸿满路”揭示了社会的疾苦。

面对这样的困境,词人感到无力,无法直接援助灾民,只能感叹自己“援溺无功,疗饥乏术”,表达出对富人挥霍无度的不满,认为他们应该更多地关心民生疾苦,而不是仅仅用于游乐。“算冶游还肯,挥金只此,事推纨裤”一句,更是直指那些纨绔子弟的奢侈行为,呼吁他们承担起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游览会为背景,寓言深刻,既赞美了园林之美,又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矛盾,表达了词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海上赠少屏

笑云萍遇。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问天上、人间何处。

结客朱家游侠子,肯平生、拼为相思误。

忍割断,闲情绪。江山黯黯迷烟雾。

怎禁他、浪淘潮卷,风凄雨苦。

谁与挥戈回落日,只共夕阳迟暮。

者残局、仗君支柱。

我亦湖湘漂泊久,算年来、剩有闲词赋。

才易尽,忧难诉。

形式:

念奴娇(其一)新秋日李笠庵招,枕楼醉赋

一楼枕水,记前时曾醉,绿阴深处。

井砌梧飘秋又到,嫩凉吹上衣袖。

诗涤尘凡,酒浇块垒,河山入樽俎。

波涛滚滚,高唱大江东去。

浪游濯锦溪头,莼鲈风起,几度谋归计。

金玉文章泥土贱,时局艰难如许。

故友殷勤,行窝安乐,留我天涯住。

初三眉月,照踏城南旧路。

形式:

念奴娇(其二)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

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

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

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

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

夷甫诸公何处也,谁共新高叹息。

锦水重临,节楼再到,来作诸侯客。

旧游屈指,半轮还认秋月。

形式:

临江仙(其一)赠临江庵李纯金道士

十二琴斋余雅韵,道人书画风流。

白头来访赤松游。林泉真隐逸,茗阁小勾留。

万里桥边雪水活,一庵自足千秋。

雨中凉意上吟篝。眼前皆俗子,物外得仙铸。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