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妇

抱儿来拜月,去日尔初生。

已自满三岁,无人问五行。

孤灯寒杵石,残梦远钟声。

夜夜邻家女,吹箫到二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商人妇》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位独守空房的商妇在夜晚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商妇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抱儿来拜月,去日尔初生”,开篇即以温馨的画面引入,描述了商妇在月光下抱着新生婴儿拜月的情景,既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也暗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然而,“去日”二字预示着丈夫的离别,为后续的情感铺垫。

接着,“已自满三岁,无人问五行”两句,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孩子已经三岁,却无人关心其生辰八字(五行),暗示了丈夫长期在外,家中生活虽有孩子相伴,却缺乏完整的家庭温暖与关爱。

“孤灯寒杵石,残梦远钟声”描绘了夜晚的凄凉景象。孤灯象征着商妇的孤独,寒杵石则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残梦与远钟声交织在一起,不仅表现了商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也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无助与期盼。

最后,“夜夜邻家女,吹箫到二更”一句,通过对比邻家女子的欢愉生活,反衬出商妇的寂寞与无奈。每晚邻家女子吹箫至深夜,而自己只能在孤独中度过每一个夜晚,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商妇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揭示了商妇在丈夫离家经商后的孤独、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谢翱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一个普通商妇的生活境遇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忆湖上

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市尘。

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

岸柳垂拂桨,山云泫湿巾。

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悼古季清

典刑前一辈,言语尚风流。

诗律缚不住,梅花恼得愁。

云烟今变灭,老病总宜休。

唤醒菟裘梦,严城上雨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蜡梅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留别顾君际

万里行可到,诗人吟到难。

愁来时自语,写出许谁看。

月落望如失,山空坐更寒。

此时多少意,欲别路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