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商人妇》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位独守空房的商妇在夜晚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商妇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抱儿来拜月,去日尔初生”,开篇即以温馨的画面引入,描述了商妇在月光下抱着新生婴儿拜月的情景,既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也暗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然而,“去日”二字预示着丈夫的离别,为后续的情感铺垫。
接着,“已自满三岁,无人问五行”两句,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孩子已经三岁,却无人关心其生辰八字(五行),暗示了丈夫长期在外,家中生活虽有孩子相伴,却缺乏完整的家庭温暖与关爱。
“孤灯寒杵石,残梦远钟声”描绘了夜晚的凄凉景象。孤灯象征着商妇的孤独,寒杵石则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残梦与远钟声交织在一起,不仅表现了商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也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无助与期盼。
最后,“夜夜邻家女,吹箫到二更”一句,通过对比邻家女子的欢愉生活,反衬出商妇的寂寞与无奈。每晚邻家女子吹箫至深夜,而自己只能在孤独中度过每一个夜晚,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商妇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揭示了商妇在丈夫离家经商后的孤独、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谢翱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一个普通商妇的生活境遇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