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临难敢横行,遭时取盛名。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独孤及所作,名为《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颂长孙将军的英勇和才干,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离别之情。
"临难敢横行,遭时取盛名。" 这两句写出了长孙将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态度,以及他因机遇而获得的非凡成就。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这里描述了长孙将军在军事上的经验丰富,他曾经管理过众多的武器(“五兵”指的是古代常见的弓箭、剑戟等),并且在四十岁时就已经担任重要城池的防御工作。
"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中的激烈场面,以及自然界中风力强劲到能够撕裂竹子的形象,用以比喻长孙将军的力量和影响力。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对远方岛屿民族(“岛夷”)现在可以被预测和控制的情形,以及长孙将军如同拥有长绳一般,可以自由地操控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长孙将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边疆地区治理的关注。
不详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
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
楚山迎驿路,汉水涨秋涛。
骞翥方兹始,看君六翮高。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
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用,远道岂辞艰。
迟子扬名后,方期綵服还。
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
上田无晚熟,逸翮果先飞。
前路舟休系,故山云不归。
王程傥未复,莫遣鲤书稀。
论齿弟兄列,为邦前后差。
十年方一见,此别复何嗟。
极目故关道,伤心南浦花。
少时相忆处,招手望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