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不趁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

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章的《渡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江时的景象与心境。首句“不趁东风不待潮”,开篇即展现出一种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强调了个人的独立与决断。接着,“渡江十里九停桡”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渡江过程中的艰难与缓慢,九停桡意味着在每十里中,船只需停歇多次,暗示了水流的湍急或风浪的汹涌。

后两句“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将思绪从具体的渡江场景拉伸至更广阔的时空之中。秦淮水,作为南京的一条重要河流,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积淀。诗人在此处设问,表达了一种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好奇,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扬州,作为古代文化繁荣之地,成为诗人心中理想目的地的象征,而“第几桥”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探索的意味,让人联想到扬州众多桥梁中的某一座,或许正是诗人梦寐以求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渡江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远方美好愿景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0)

林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象先兵部

长安岁晚雪霜频,林下应知忘故人。

此日音书那不寄,银鱼冬笋未尝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清苑泾阳驿壁

短墙小屋柳垂垂,二十年前此咏诗。

今日重来无觅处,空馀乌鹊绕寒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效唐人杂兴(其一)

秣陵花柳接平桥,渡口垂丝隐画桡。

君且莫歌桃叶曲,秦淮今夕不通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效唐人杂兴(其二)

霜风如剪夜飕飕,欢去欢来不系舟。

今日一壶临古渡,隔河人唱白苻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