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连续十天的风雨声声,安静地送走了炎热的夏天。
燕子一年的梦境,梧桐树在昨晚已不再是往昔的模样。
一阵清凉直透骨髓,四周墙壁似乎都在违背我的心愿。
在这繁华的世间,秋风却吹动着我孤独的衣裳。

注释

萧萧:形容风雨声。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这里代指夏天。
归:离去。
经年:整年,一年之间。
梦:梦境,比喻过去的记忆或期望。
梧桐: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
昨暮:昨晚,暗指时间的流逝。
一凉:一股凉意。
恩:恩惠,此处指凉意带来的舒适。
骨:骨髓,形容感受深刻。
四壁:四周的墙壁,借指家或居所。
事多违:许多事情未能如愿。
衮衮:形容众多或连续不断。
繁华地:热闹繁华的地方。
西风:秋季的风,象征着转变和离别。
客衣:旅人的衣服,暗示漂泊的游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雨》,通过对连绵十日的秋雨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形象地写出雨势连绵,仿佛在温柔地驱赶着炎热的夏天离去。"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以燕子南飞和梧桐叶落象征着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叹。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直透心底,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也在此时显得更加明显。最后两句"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以繁华落尽的景象和西风中的游子形象,寓含了诗人身处繁华世事却感到孤独和漂泊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忽忽忘年老,悠悠负日长。

小诗妨学道,微雨好烧香。

檐鹊移时立,庭梧满意凉。

此身南复北,彷佛是它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

北客霜侵鬓,南州雨送年。

未闻兵革定,从使岁时迁。

古泽生春霭,高空落暮鸢。

山川含万古,郁郁在樽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