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忘年老,悠悠负日长。

小诗妨学道,微雨好烧香。

檐鹊移时立,庭梧满意凉。

此身南复北,彷佛是它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忽然间忘记了岁月已老,漫长的日子悠然度过。
日常琐事妨碍了修道,微雨天气适合焚香冥想。
屋檐下的喜鹊长久站立,庭院的梧桐树感到阵阵清凉。
我在这南北漂泊,仿佛身处异乡。

注释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忘年老: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负日长:背着太阳过日子,比喻时光流逝。
小诗: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妨:妨碍。
学道:修习道义或哲学。
微雨:细雨。
檐鹊:屋檐上的喜鹊。
移时:持续一段时间。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满意凉:感到非常凉爽。
此身:指自己。
南复北:从南到北,形容漂泊不定。
彷佛:好像。
它乡:他乡,指不是自己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雨》,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老去岁月中的闲适与淡然。首句“忽忽忘年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年华已逝,岁月无痕;“悠悠负日长”则写出诗人悠然度日,不为琐事所累的生活态度。

“小诗妨学道”一句,诗人以写诗代替追求玄理,寓含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微雨好烧香”则描绘出在细雨中焚香静心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氛围。接下来,“檐鹊移时立,庭梧满意凉”通过描写屋檐下的喜鹊长久站立和庭院梧桐带来的清凉,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的环境。

最后两句“此身南复北,彷佛是它乡”,诗人借身体的漂泊不定,表达出内心的游子之情,即使身处故乡,也因心境变化而感到陌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恬淡与哲思。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雨中

北客霜侵鬓,南州雨送年。

未闻兵革定,从使岁时迁。

古泽生春霭,高空落暮鸢。

山川含万古,郁郁在樽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其三)

再来生白发,重见邓州春。

依旧城西路,桃花不记人。

卜居得穷巷,日色满窗新。

微吟惊市卒,独鹤语城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