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北山杂诗十首》之其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首句“居闲本可乐,闲久复难度”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在闲暇之时,人们可以找到乐趣,但长时间的闲散生活又会让人感到难以忍受。这种矛盾感是许多人面对闲暇时光时的普遍体验。
接着,“此心苟无著,永日未易暮”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与时间流逝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心境没有被外物所束缚,那么即使度过漫长的时光也不会感到时间的流逝。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自由和平静的追求。
“平生有习气,但对黄卷语”则提到诗人自己在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习惯,比如阅读书籍。通过“黄卷”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强调了阅读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以及它作为逃避现实、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之一。
“诗书与博弈,等是忘闲具”表明了诗人对于不同消遣方式的看法。无论是阅读诗书还是进行博弈游戏,都是人们用来打发闲暇时间、忘记烦恼的工具。在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这些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帮助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最后,“不如观此心,安用徒劳苦。湛然返灵源,当求无所住”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内心平静的追求。他认为,与其在各种外在活动中寻找快乐,不如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真正的平静与满足。通过“湛然返灵源”,诗人提倡了一种内在的修行,即回归本心,寻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避免外在事物带来的无尽劳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探讨了闲适生活中的内心体验与追求,以及如何在忙碌与闲暇之间找到平衡,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层面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