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杂诗十首(其九)

毡裘禦霜风,从人笑胡服。

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

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

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

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

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北山杂诗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描绘了北方边疆地区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

首句“毡裘御霜风,从人笑胡服”,描绘了边疆地区寒冷的气候和人们穿着厚重的毛皮衣物抵御严寒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边疆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接着,“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两句,通过描述长时间素食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边疆地区可能因资源匮乏而形成的饮食习惯。

接下来,“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描绘了一位年老体弱、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地区老年人生活的艰辛。紧接着,“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老妇人不仅衣食不济,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最后,“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并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他认为,尽管这些人在物质上极度匮乏,但能够生活在天地之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命观,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通过对比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群体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山杂诗十首(其十)

山月半轮出,寒光射天明。

微云扫何处,万籁沉无声。

褰衣步东岭,仿佛游化城。

下视寰宇间,醯鸡等营营。

余幼好奇服,簪组鸿毛轻。

羽人傥招我,携手云间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饯任况之

我如支离人,自负百钧趋。

羊肠路九折,伛偻才半途。

道逢任夫子,忽焉巾柴车。

问君当何之,驾言返旧庐。

息肩子有日,我愧今不如。

嗟哉妻孥累,口腹亦见驱。

一堕世网中,局促辕下驹。

秋风送鸿鹄,万里翔天衢。

蓬瀛岂难到,定笑山泽癯。

那知羁旅怀,扁舟梦江湖。

行当投劾去,暮景收桑榆。

愿回结驷驾,时过原生居。

形式: 古风

三月十九日同仲豫兄长率崔遐绍赵汉英游朱园放鱼

何人溃溪流,忽作瓴建屋。

不知几鱼虾,生毙此枯渎。

纤纤跃泥沙,濡沫曾不足。

虽求升斗活,终困蝼蚁毒。

眷余二三子,行春访脩竹。

危桥得小憩,涸鲋哀穷蹙。

汲井叩邻里,捐金劝僮仆。

好生人所欣,稚子助揽掬。

要令徙窟宅,终免愧口腹。

瓶罂得千尾,不满百钱赎。

勿轻其微细,有如异草木。

蚁蜂杂君臣,蜗角载蛮触。

君看长平战,一举百万覆。

扰扰大块中,钜细同倚伏。

达人齐万物,愚士蔽一曲。

慎勿废此言,小惠何足录。

形式: 古风

岁暮见怀(其一)

所愿非富贵,甘苦同友于。

长衾与大枕,共寝从悬弧。

尔来万里别,南北如囚拘。

一夫苟不获,仁圣惟予辜。

而我三兄弟,飘泊海与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