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夜寒有感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笠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坐在炉火边,聆听瓶中笙乐,自然流露出天籁般的旋律。
纸帐和屏风山水画般雅致,仿佛描绘出江南的烟雨画卷。
灯芯短小,灯光微青,香烟袅袅,只缺梅花的点缀。
风吹过窗户,笙声时断时续,颤动在窗纸上。
试着询问夜色已深,呼唤童子起身查看,月亮是否已经爬上东墙。
忽然听到天外大雁的叫声,它们带来了远方的音信。
戴着斗笠,身披轻蓑,已在准备行船,迎接归乡的旅程。
任由它们离去,期待在故乡江上品尝那鲜美的鱼儿。

注释

炉:火炉。
瓶笙:装在瓶中的笙乐器。
宫徵: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这里指音乐的和谐。
纸帐:用纸做成的帐幕。
浑不俗:非常不平凡,高雅。
江南烟水:江南的水乡景色。
檠:灯架。
梅:梅花,象征高洁。
征雁:远行的大雁。
征船:出行的船只。
鱼美:形容鱼肉鲜美。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夜寒有感》是赵长卿的作品,描绘了冬夜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词人坐在炉火旁,聆听瓶中笙声,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音乐韵味,仿佛置身于江南烟雨之中,纸帐和屏风的布置显得雅致不凡。灯光微弱,香烟袅袅,更添了几分清冷与寂寥,唯有缺了梅花的点缀,略显遗憾。

词人借夜深人静之际,呼唤童子一同赏月,抬头只见月光洒在东墙上。此时,天空中传来雁鸣,似乎带来了远方的音信,勾起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他想象着自己戴上短笠,披上轻蓑,在风雨中准备行舟,心中已有了回归故乡的计划,期待那里的江鱼更加鲜美。

整首词以夜寒为背景,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小饮江亭有作

夕阳低尽,望楚天空阔,稀星帘幕。

暮霭横江烟万缕,照水参差楼阁。

两两三三,楼前归鹭,飞过栏干角。

霜风何事,绕檐吹动寂寞。

消散我已忘机,而今百念,灰了心头火。

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

松竹园林,柳梧庭院,自有人间乐。

闲云休问,去来本是无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梅

兰枯菊槁。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

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

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晓。

海山么凤,绿衣何处飞绕。

竹外孤袅一枝,古今解道,只有东坡老。

莫倚广平心似铁,闲把珠玑挥扫。

桃李舆台,冰霜宾客,月地还凄悄。

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席上即事

精神俊雅,更那堪、天与风流标格。

罗绮丛中偏艳冶,偷处教人怜惜。

目剪秋波,指纤春笋,新样冠儿直。

高唐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忔戏笑里含羞,回眸低盼,此意谁能识。

密约幽欢空怅望,何日能谐端的。

玳席歌馀,兰堂香散,此际愁如织。

人归空对,晚阴庭树横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上张南丰生日

桂华蟾魄,到中秋、祗有人闻一六。

浩渺清风因唤起,千里吹飞鸿鹄。

碧落翻花,瑶空隐瑞,声节琅玕筑。

板怀玉燕,此时嘉梦重育。

始信名在丹台,曈方八百,子已三千熟。

麟脯灵瓜那更有,琼斝神仙醽醁。

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

长生清净,自然何用辟谷。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