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

冷却秦灰鬓已翁,紫芝歌罢落花风。

若教一出无遗恨,莫入留侯准拟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四皓》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

首句“冷却秦灰鬓已翁”,以“冷却秦灰”象征历史的尘封与岁月的流逝,而“鬓已翁”则形象地刻画出四皓老迈的形象,暗示他们历经沧桑,见证了秦朝的兴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四皓的外在形象,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次句“紫芝歌罢落花风”,“紫芝歌”可能是指四皓曾经吟唱过的歌曲,这里借以表达他们高洁的情操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落花风”则描绘了一幅春风吹过,花瓣随风飘散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四皓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后两句“若教一出无遗恨,莫入留侯准拟中”,表达了对四皓选择隐退的肯定与赞美。如果他们能像张良(留侯)那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或许会留下更多的遗憾。然而,他们选择了隐居,避免了参与政治的纷争,这种选择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体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个人自由的珍视。这不仅是对四皓个人行为的赞赏,也是对那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态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皓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咏史诗,更是一首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的探讨之作。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散发

乾坤一楚囚,散发向沧洲。

诗病多于马,身閒不似鸥。

因看东去水,都是夜来愁。

晚意落花觉,残枝香更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其一)

同来不同去,离别暗销魂。

闽浙若同水,遍舟送到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其二)

潮信到岩濑,水色过衢城。

寄潮不寄水,潮去有回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其三)

水到衢城尽,梅花上岭生。

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