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潮信到岩濑,水色过衢城。
寄潮不寄水,潮去有回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其二)》中的一节,通过潮水与水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的感慨。
“潮信到岩濑,水色过衢城。” 开篇描绘了潮水涌动至岩石与山涧,水色流经城市的情景,以自然景象起兴,预示着友人即将离开的场景。
“寄潮不寄水,潮去有回程。” 这两句则是诗中的核心,诗人巧妙地将潮水与水流进行对比。“寄潮不寄水”,潮水可以寄托情感,而水流则难以承载,暗示了友人离去后,情感的传递只能通过潮水这一媒介,但潮水终有退去之时,暗含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抒发情感,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的感慨,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不详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水到衢城尽,梅花上岭生。
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
能知绿鬓几回至,欲行黄冠此处家。
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
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片片知何似,无根零乱花。
任随飞到处,不拣是谁家。
缝密天如翳,擎深树半斜。
城中新酒贵,羁旅若为赊。
结草为衣类鹤翎,初来一味服黄精。
宫莺几处衔花出,犹向山中认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