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及次韵前篇二诗草稿真迹即用其韵(其二)

清溪相送来黄州,侨寓城南恰春夜。

惊魄乌台缧绁边,闲心狮座幡幢下。

铁拄杖瘦信步携,药玉船深尽清泻。

蔬饭六时分供养,竹梅一院联朋亚。

枯形瘁色固世弃,美景良辰宝天借。

梦里妻孥月缺圆,镜中须鬓花开谢。

回头富贵总浮沤,放眼乾坤真传舍。

苦则能全当道李,佳须渐入堆盘蔗。

有田不去岂非顽,来日无多更堪怕。

展公剩墨识公心,渔樵杂处何妨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清代汪仲鈖的诗,以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他在定惠院寓居的月夜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心境与生活态度。

首句“清溪相送来黄州”,以清溪之水象征着友人的陪伴和生活的流转,将读者带入了黄州这个特定的时空。接下来,“侨寓城南恰春夜”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暗示了苏轼在此地的孤独与宁静。

“惊魄乌台缧绁边,闲心狮座幡幢下”暗指苏轼被贬乌台的经历,但他的内心却在佛寺的静谧中找到了闲适。随后,诗人描述了苏轼手持铁拄杖,漫步院中,享受清泉洗涤的场景,体现了他的坚韧与淡泊。

“蔬饭六时分供养,竹梅一院联朋亚”描绘了苏轼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朋友分享时光。他虽身处困境,却能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视富贵如过眼云烟。

“回头富贵总浮沤,放眼乾坤真传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富贵如同短暂的泡沫,而真正的智慧在于看透人生的无常,放下执着。

最后,诗人以“苦则能全当道李,佳须渐入堆盘蔗”赞扬苏轼在苦难中保持完整的人格,以及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结尾两句“有田不去岂非顽,来日无多更堪怕”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珍惜当下。

整首诗以苏轼的月夜生活为线索,展现了他面对困境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道义的坚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5)

汪仲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二日集范湖草堂补作重九有赋

乌蟾过眼何骎骎,鸱夷祠外虚登临。

萸囊菊枕已陈迹,一杯终要开烦襟。

夙兴天色喜澄爽,三径忽送跫然音。

酒人麇至意良惬,履綦乱印苔花深。

一泓者池碧以浏,一拳者石奇而嵚。

娑罗下覆藤上络,引吭飞出双青禽。

斯园踞胜五百载,岳曹相继高风钦。

烟云一旦落吾手,古倏成古今成今。

陶庄黄雀马簖蟹,佐以新酿循环斟。

及时行乐语非诞,■松渐见霜毛侵。

坡翁南迁寄儋耳,放翁老病居山阴。

开樽类不拘节候,达人寓物无成心。

去年万子客京国,黑窑广外高台寻。

朋笺好事补佳会,惜余未获陪冠簪。

天南天北等牢落,悲秋但效寒虫吟。

凭阑旧雨入遐想,斜阳西堕鸦投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湘客见访留饮有作

岿然苕上翁,齿豁发且皤。

晚境天所阢,迍邅理云那。

辟纑室无人,孤绝成头陀。

无棠复谁念,叩盆不能歌。

食子久已亡,一恸如西河。

收子仅髫龀,析薪斯负荷。

莓莓东郊田,莨莠侵其禾。

无以具饘粥,谋生策如何。

余也厌嚣尘,城隈辟行窝。

手把种树书,自比郭橐驼。

消寒有成约,翁今刺船过。

旧游复旧游,亭馆聊婆娑。

人生信如寄,日月东逝波。

非金亦非石,焉能保不磨。

万事姑置之,勉尽金叵罗。

心为忧患撄,所失良已多。

我言翁曰然,渥赭颜徐酡。

绳床澹无梦,西风撼庭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奉酬息园从叔送别元韵同厚石作

易水今成两度游,临觞无语对朋俦。

钝根每愧书撑腹,坦路宁嗟命压头。

水竹一年赊半宅,风霜千里绽重裘。

负暄梦里谈经地,踪迹浑如旋磨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波冷双连

红冰一片凝双魂,江婓夜吊秋烟痕。

修顽雪挼弱无骨,对泣余膏咽孤月。

娇怜负转如流弹,觅影不见空折盘。

蚌珠拾得无处著,歌怨莫邪声更寒。

江中碧化古时魅,裁佩偏宜素腰腻。

唾壶已碎失胭脂,浓入吴波波亦醉。

故宫云老东西迷,十二栏干锁玉肌。

吴蚕作茧不裹肉,飞出双蛾向江哭。

乌啼纱绿机声绝,余织青红两雌蜺。

青锋祇欲饫蝤蛴,臂上守宫蔫未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