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集范湖草堂补作重九有赋

乌蟾过眼何骎骎,鸱夷祠外虚登临。

萸囊菊枕已陈迹,一杯终要开烦襟。

夙兴天色喜澄爽,三径忽送跫然音。

酒人麇至意良惬,履綦乱印苔花深。

一泓者池碧以浏,一拳者石奇而嵚。

娑罗下覆藤上络,引吭飞出双青禽。

斯园踞胜五百载,岳曹相继高风钦。

烟云一旦落吾手,古倏成古今成今。

陶庄黄雀马簖蟹,佐以新酿循环斟。

及时行乐语非诞,■松渐见霜毛侵。

坡翁南迁寄儋耳,放翁老病居山阴。

开樽类不拘节候,达人寓物无成心。

去年万子客京国,黑窑广外高台寻。

朋笺好事补佳会,惜余未获陪冠簪。

天南天北等牢落,悲秋但效寒虫吟。

凭阑旧雨入遐想,斜阳西堕鸦投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汪仲鈖的《九月十二日集范湖草堂补作重九有赋》描绘了诗人重阳节在范湖草堂的聚会情景。首句“乌蟾过眼何骎骎”以乌兔交替比喻时光流逝,暗含岁月匆匆之意。诗人感叹过去祠堂游历已成陈迹,借饮酒排解烦忧。次句“萸囊菊枕已陈迹”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夙兴天色喜澄爽”写早晨起来天气晴朗,为聚会增添了愉悦气氛。“三径忽送跫然音”则写出友人纷至沓来,带来意外的惊喜。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园林景色的优美,如池水清澈、石头奇特,以及藤蔓缠绕的娑罗树和飞翔的鸟儿,展现出自然之美。

“斯园踞胜五百载”赞美了草堂的历史悠久,历代名士的风范令人钦佩。诗人感慨自己有幸拥有这样的美景,“古倏成古今成今”表达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与朋友共饮的乐趣,以及对时光易逝的体悟。

最后,诗人提到去年未能参加的盛会,表达了遗憾之情,并以苏东坡和陆游的生活态度作比,强调及时行乐的思想。结尾处,诗人遥想远方的朋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别和感伤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当下聚会的欢愉,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5)

汪仲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客见访留饮有作

岿然苕上翁,齿豁发且皤。

晚境天所阢,迍邅理云那。

辟纑室无人,孤绝成头陀。

无棠复谁念,叩盆不能歌。

食子久已亡,一恸如西河。

收子仅髫龀,析薪斯负荷。

莓莓东郊田,莨莠侵其禾。

无以具饘粥,谋生策如何。

余也厌嚣尘,城隈辟行窝。

手把种树书,自比郭橐驼。

消寒有成约,翁今刺船过。

旧游复旧游,亭馆聊婆娑。

人生信如寄,日月东逝波。

非金亦非石,焉能保不磨。

万事姑置之,勉尽金叵罗。

心为忧患撄,所失良已多。

我言翁曰然,渥赭颜徐酡。

绳床澹无梦,西风撼庭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奉酬息园从叔送别元韵同厚石作

易水今成两度游,临觞无语对朋俦。

钝根每愧书撑腹,坦路宁嗟命压头。

水竹一年赊半宅,风霜千里绽重裘。

负暄梦里谈经地,踪迹浑如旋磨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波冷双连

红冰一片凝双魂,江婓夜吊秋烟痕。

修顽雪挼弱无骨,对泣余膏咽孤月。

娇怜负转如流弹,觅影不见空折盘。

蚌珠拾得无处著,歌怨莫邪声更寒。

江中碧化古时魅,裁佩偏宜素腰腻。

唾壶已碎失胭脂,浓入吴波波亦醉。

故宫云老东西迷,十二栏干锁玉肌。

吴蚕作茧不裹肉,飞出双蛾向江哭。

乌啼纱绿机声绝,余织青红两雌蜺。

青锋祇欲饫蝤蛴,臂上守宫蔫未灭。

形式: 古风

和王临川杭州修广师法喜堂韵

堂中了了见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虚。

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

青山白云远萦带,碧梧翠竹交扶疏。

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

门外红尘坌十丈,尘中有客常崎岖。

清谈名理侔卫乐,高论康济追唐虞。

偶来憩息意良惬,尚有客气论贤愚。

教乘滋茂信有力,廊庙何必殊江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