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排槛花争媚,环林石斗苍。
何时潴渌净,吾欲借藤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首句“排槛花争媚”,以“排槛”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花儿在排列的栏杆前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环林石斗苍”一句,通过“环林”与“斗苍”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山林间石头的苍劲与古老,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何时潴渌净,吾欲借藤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新沼的期待与向往。他想象着在一片清新的水中,可以借藤床小憩,享受这份宁静与纯净。这种对自然的渴望和亲近,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大球三尺美无臕,素业清风合立朝。
此别何言赠君子,谠言忠论好裨尧。
水月虚怀,烟霞浪迹。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敢窃议,增骨突。
巍巍释能儒,十八大果士。
每于垢浊世,见此无相身。
追貌自楚工,磷玉妙吴匠。
种种出道韵,二幻与佛同。
在处为道场,五浊化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