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赞

巍巍释能儒,十八大果士。

每于垢浊世,见此无相身。

追貌自楚工,磷玉妙吴匠。

种种出道韵,二幻与佛同。

在处为道场,五浊化净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十八罗汉赞》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通过对十八罗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对修行者精神境界的赞美。诗中以“巍巍释能儒”开篇,将罗汉比作智慧与德行并重的圣贤,体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十八大果士”则点明了罗汉的身份,即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修行者,象征着他们达到了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接下来,“每于垢浊世,见此无相身”,强调了罗汉在污浊世间依然保持清净本心,不被外界所染,展现出其内在的纯净与坚定。

“追貌自楚工,磷玉妙吴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罗汉的形象比作楚地的工艺师和吴地的玉匠,赞美他们技艺高超,同时也暗示了罗汉在佛法修持上的精进与成就。

“种种出道韵,二幻与佛同”则进一步阐述了罗汉的修为与佛性之间的联系,通过“二幻”(即世间一切皆是虚幻)的观念,表达了罗汉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最后,“在处为道场,五浊化净土”总结了罗汉的存在意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成为传播佛法、净化人心的道场,将污浊的世界转化为清净的净土,体现了罗汉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对众生的慈悲关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不仅赞美了十八罗汉的修行成就,也传达了佛教的核心理念——追求内心的清净与智慧,以及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法云佛国禅师白如来真赞

频瞻玉座,再奠金田。一般獦獠,敬备人天。

不落此相,莫下名言。

形式:

李邕帖赞

蓬□皇皇,才高气方。张说妒善,杜甫扬光。

子敬储逸,僧虔与详。润分玉莹,秀溢春芳。

形式: 押[阳]韵

晦堂心如来真赞

此是晦堂,更无佛祖。百尺竿头,谁敢进步。

无限众生,为此老误。

误不误,陕府铁牛跳出土,两脚搥胸叫冤苦。

形式:

王谢真迹赞

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有赫太帝,天造翰艺。末下龙迹,震惊天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