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六)雨花台

泽国又秋晚,天际有飞鸿。

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长干桥下,遗恨都随流水,西去几时东。

斜日动歌管,萸菊舞西风。江南岸,淮南渡,草连空。

石城潮落,寂寞烟树锁离宫。

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

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水调歌头·其六》(雨花台),通过对秋天傍晚景色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怀想,表达了对中原沦陷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泽国又秋晚,天际有飞鸿",开篇以秋天的水乡景象和天边孤雁起兴,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气氛。"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诗人遥望远方,感叹中原的失陷,眼前只有重重暮色。

"今古长干桥下,遗恨都随流水,西去几时东",长干桥下的流水承载着历史的遗憾,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斜日动歌管,萸菊舞西风",夕阳余晖中,音乐与秋风吹过,更显凄凉。

下片转向现实,"江南岸,淮南渡,草连空",描绘了江南岸边的荒芜景象,"石城潮落,寂寞烟树锁离宫",进一步强化了离宫的荒凉与孤独。诗人借酒浇愁,"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不愿深究过去,只愿沉浸于眼前的美酒之中。

最后,诗人以"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作结,自嘲年华老去,无人共赏此景,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韩元吉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四)次韵子云惠山见寄

潋潋桂华满,摇落楚江秋。

去年今夜,相望千里一扁舟。满目都门风露。

离别凄凉几度。霜雪渐盈头。

山水最佳处,常恨不同游。少年约,谈笑事,取封侯。

田园归晚,休问适不用吾谋。身外功名何处。

屈指如今老去。无梦到金瓯。

剩买五湖月,吹笛下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席上次韵王德和

世事不须问,我老但宜仙。

南溪一曲,独对苍翠与孱颜。月白风清长夏。

醉里相逢林下。欲辩已忘言。

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少年期,功名事,觅燕然。

如今憔悴,萧萧华发抱尘编。万里蓬莱归路。

一醉瑶台风露。因酒得天全。

笑指云阶梦,今夕是何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永遇乐.为张安国赋

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

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

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

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

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

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

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剪。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好事近(其二)郑德与家留饮

秋意满芙蓉,红映小园丛竹。

风里凤箫声扬,有新妆明玉。

诗翁相对两悠然,一醉绕黄菊。

目尽晚山横处,共修眉争绿。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