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六首(其三)

八月光阴未甚凄,松亭竹树尤为宜。

况当昼夜初停处,正是炎凉得所时。

明月入怀如有意,好风迎面似相知。

闲人歌咏自怡悦,不管朝廷不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八月的时光还不算太凄清,松亭竹林更是适宜。
尤其是白日与黑夜交替的时候,正是感受寒暑交替的好时节。
明亮的月光仿佛有意照进胸怀,清风拂面似乎懂得我的心意。
闲暇之人歌唱自得其乐,无须理会朝廷是否采集这些诗歌。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
凄:凄凉。
松亭:松木建造的亭子。
竹树:竹子树木。
昼夜初停:日夜交替。
炎凉:炎热和清凉。
明月:明亮的月亮。
有意:有意为之。
好风:清爽的风。
相知:相互了解。
闲人:悠闲的人。
朝廷:古代的政府。
采诗:收集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游六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八月时节,尽管天气尚未过于寒冷,但松亭竹树的景色却显得格外宜人。诗人抓住了日夜交替之际,暑热渐消、凉意初生的时刻,认为这是自然界中炎凉适度的时节。他感受到明月照耀下如有所意的宁静,微风吹过仿佛相识已久的老友,带来舒适与惬意。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自得其乐,吟咏诗歌,全然不顾及朝廷是否赞赏他的诗作。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游六首(其二)

先秋颢气已潜生,洛邑方知节候平。

庭院乍凉人共喜,园林经雨气尤清。

回舟伊水风微溜,缓辔天津月正明。

自有皋夔分圣念,好将诗酒乐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游六首(其一)

七月芙蕖正烂开,东南园近日徘徊。

有时风向池心过,无限香从水面来。

罨画溪深方误入,洞庭湖晚未成回。

坐来一霎萧萧雨,又送新凉到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贺人致政

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

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

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

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王伯初学士赴北京机宜

丈夫志气盖棺定,自有雄图系重轻。

去路不能无感旧,到官争忍便忘情。

闲时语话贵精密,先事经营在太平。

谁谓禦戎无上策,伐人谋处不须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